乃知罗浮是仙宅,群真往往凌丹梯。下一句是什么?

春秋117个月前

诗词原文

游罗浮

唐·李群玉

四百峰峦列海涯,

罗浮山下万人家。

春来处处百花发,

寒食年年百鸟哗。

云影半开龙出没,

松声忽断鹤飞斜。

乃知罗浮是仙宅,

群真往往凌丹梯。

作者及朝代

作者:李群玉

朝代:唐代

作者简介

李群玉,唐代著名诗人,字文山,澧州(今湖南澧县)人,早年曾游历四方,足迹遍及江南塞北,晚年隐居澧州,他的诗作以描写自然景色和抒发个人情感见长,风格清新自然,意境深远,是唐代诗坛上的一位重要诗人,李群玉的诗才横溢,但仕途不顺,一生大部分时间都在游历和隐居中度过,这也使得他的诗作更多地反映了自然之美和人生哲理。

译文

罗浮山四百座峰峦排列在海天之涯,

山脚下居住着成千上万的人家。

春天到来时处处百花盛开,

寒食节时百鸟齐鸣,热闹非凡。

云影半开时可见龙在云中出没,

松涛声忽然断绝,只见白鹤斜飞。

这才知道罗浮山原来是仙人的居所,

群仙常常踏着红色的石阶升天而去。

释义

这首诗描绘了罗浮山的壮丽景色和神秘氛围,首联点出罗浮山的地理位置和人口众多;颔联通过春天百花盛开和寒食节百鸟齐鸣的景象,展现了罗浮山的生机与活力;颈联通过云影、龙出没、松声和鹤飞等意象,进一步渲染了罗浮山的神秘与仙气;尾联则直接点出罗浮山是仙人的居所,群仙常常在此升天而去,使整首诗的主题得以升华。

赏析

这首诗以罗浮山为背景,通过细腻的描绘和丰富的想象,展现了罗浮山的壮丽景色和神秘氛围,诗人运用了大量的自然意象和神话传说,使得整首诗充满了诗意和仙气,诗人也通过描绘罗浮山的自然景色和人文景观,表达了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整首诗意境深远,语言优美,是唐代山水诗中的佳作。

创作背景

李群玉在游历四方的过程中,曾到过罗浮山,并被其壮丽的景色和神秘的氛围所吸引,他深感罗浮山不仅是一座自然之山,更是一座文化之山、仙人之山,他创作了这首诗来描绘罗浮山的景色和氛围,并表达了自己对罗浮山的敬仰和向往之情,这首诗不仅反映了李群玉对自然之美的热爱和追求,也体现了唐代诗人对山水之美的独特理解和表达。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