鲍姑大药黍为珠,何仙炼就芙蓉蕊。的解释

梦梦107个月前

诗词原文

仙药吟

唐·李中

鲍姑大药黍为珠,何仙炼就芙蓉蕊。

云绕山巅龙未眠,月临水畔鹤初起。

丹炉夜静火初红,玉鼎晨开露未晞。

欲问长生不老方,仙凡相隔路迢迢。

作者简介

李中,唐代诗人,生卒年不详,大约活动在晚唐至五代时期,他的诗风清新自然,多描写山水田园及隐逸生活,有时也抒发对时局的感慨,李中的作品在《全唐诗》中有收录,虽然不算特别著名,但其诗作仍具有一定的艺术价值。

译文

鲍姑炼制的仙药如同黍米般大小的珍珠,何仙姑则炼就了芙蓉般娇嫩的仙蕊,云雾缭绕的山巅似乎有龙在沉睡,月光洒在水边时仙鹤刚刚展翅起飞,夜晚丹炉中的火焰静静燃烧初现红色,清晨玉鼎上的露珠还未蒸发,想要询问长生不老的秘方,但仙凡之间相隔的道路实在太过遥远。

释义

这首诗通过描写鲍姑和何仙姑炼制药丸和仙蕊的情景,展现了仙家生活的神秘与美好,诗中“黍为珠”和“芙蓉蕊”形象地描绘了仙药的珍贵与神奇,而“云绕山巅”、“月临水畔”等景象则营造了一种超凡脱俗的氛围,最后两句则表达了凡人对于长生不老的向往以及仙凡之间的巨大鸿沟。

赏析

这首诗以仙药为引子,通过丰富的想象和细腻的描绘,展现了仙家生活的神秘与美好,诗人运用了大量的自然景象和神话元素,如云雾、山巅、龙、鹤、丹炉、玉鼎等,营造了一种超凡脱俗的意境,诗人也巧妙地通过“欲问长生不老方,仙凡相隔路迢迢”等句子,表达了对长生不老的向往以及对仙凡之间巨大鸿沟的感慨,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

创作背景

这首诗的创作背景可能与诗人对仙家生活的向往以及对长生不老的追求有关,在古代社会,长生不老一直是人们梦寐以求的目标,而仙家则被视为掌握这一秘密的群体,诗人通过描绘鲍姑和何仙姑炼制药丸和仙蕊的情景,表达了自己对仙家生活的向往和对长生不老的追求,诗人也可能通过这首诗来抒发自己对现实社会的不满和对理想生活的追求。

需要注意的是,虽然诗中提到了鲍姑和何仙姑这两位历史人物,但她们的事迹和形象在诗中已经被诗人进行了艺术加工和想象,因此不能完全等同于历史事实。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