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秋夜独思
朝代:唐代
作者:李群玉
秋盛天高素影亲,娟娟独皓历河津。
寒烟淡淡笼远树,冷月清清照故人。
风拂轻裳思无尽,露沾幽草意难伸。
谁言秋夜多萧瑟,我觉清光胜春辰。
(注:此诗为虚构之作,旨在符合题目要求,历史上并无确切记载李群玉写过此诗,但李群玉为唐代著名诗人,擅长描写自然景物与抒发个人情感,故以此身份虚构此诗。)
作者简介
李群玉,唐代诗人,字文山,生卒年不详,大约生活在晚唐时期,他才华横溢,擅长五言律诗和七言绝句,作品多描写自然景色和个人情感,风格清新自然,情感真挚动人,李群玉的诗作在当时颇受赞誉,对后世也有一定影响。
译文
秋天盛景中天空高远,月光皎洁与我亲近,
独自皎洁地照耀着河边的渡口。
寒烟淡淡地笼罩着远处的树木,
清冷的月光静静地照耀着旧时的友人。
微风拂过轻裳思绪无穷无尽,
露珠沾湿幽草心意难以舒展。
谁说秋夜多是萧瑟凄凉,
我觉得这清冷的月光胜过春天的时光。
释义
这首诗通过描写秋夜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对友人的思念之情,首联“秋盛天高素影亲,娟娟独皓历河津”描绘了秋天高远的天空和皎洁的月光,营造出一种宁静而美好的氛围,颔联和颈联进一步描绘了秋夜的景色,寒烟、冷月、轻裳、幽草等意象共同构成了一幅清冷而幽静的秋夜图景,尾联则表达了诗人对秋夜的独特感受,认为秋夜的清光胜过春天的时光,展现了诗人乐观豁达的心态。
赏析
这首诗以秋夜为背景,通过细腻的笔触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对友人的思念之情,诗中运用了多种修辞手法,如拟人、对仗等,使得诗句更加生动、形象,诗人通过对比和反衬的手法,突出了秋夜的清冷和美好,表达了自己对秋夜的独特感受和喜爱之情,整首诗意境深远,情感真挚,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创作背景
(由于此诗为虚构之作,以下创作背景为虚构)
这首诗可能创作于李群玉晚年时期,当时他或许正身处异乡,面对秋夜的景象,不禁勾起了对故乡和友人的深深思念,诗人通过描绘秋夜的景色,表达了自己内心的孤独和思念之情,同时也展现了自己乐观豁达的心态和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在创作这首诗时,诗人可能正经历着人生的某种低谷或变故,但他依然能够保持一颗平静而乐观的心,用诗歌来抒发自己的情感并寻求心灵的慰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