冻雀无食愁奈何,纥干山头寒更多。上一句是什么?

春秋98个月前

诗词原文

咏寒雀

唐·张籍

冻雀无食愁奈何,纥干山头寒更多。

胡天飞雪不胜寒,交河冻合愁无河。

作者简介

张籍,唐代著名诗人,字文昌,和州乌江(今安徽和县乌江镇)人,他出身贫寒,早年曾游历四方,后定居于洛阳,张籍的诗歌风格平易近人,语言凝练自然,多反映社会现实和民生疾苦,与王建齐名,并称“张王乐府”,他的作品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是唐代文学的重要代表之一。

译文

寒冷的冬天,饥饿的麻雀无处觅食,它们愁苦万分,而那纥干山上的寒气更是比别处更加凛冽,北方的天空飘洒着漫天飞雪,寒冷得让人难以承受,就连那交河也早已被冻得结结实实,愁得麻雀们无处寻找水源。

释义

这首诗通过描绘寒雀在严冬中的艰难生活,反映了诗人对弱小生命的同情和对社会现实的深刻洞察,诗中“冻雀无食愁奈何”一句,直接点出了寒雀的困境和无奈;“纥干山头寒更多”则进一步强调了环境的恶劣和严酷,后两句则通过夸张的手法,将寒冷的气氛推向高潮,使整首诗充满了浓郁的悲剧色彩。

赏析

这首诗以寒雀为题,却不仅仅局限于对寒雀的描绘,而是通过对寒雀生存状态的描写,寄托了诗人对弱小生命的深切同情和对社会现实的深刻反思,诗中运用了对比、夸张等修辞手法,使诗歌形象生动、情感真挚,诗人还巧妙地运用了象征手法,将寒雀的困境与社会的黑暗现实相联系,使诗歌具有了更加深远的寓意。

创作背景

张籍生活在唐代中后期,这是一个社会动荡不安、民生凋敝的时代,诗人通过这首诗,不仅表达了对弱小生命的同情和关怀,更反映了他对社会现实的深刻洞察和不满,在严冬的寒风中,寒雀的困境成为了诗人笔下反映社会现实的生动写照,诗人通过描绘寒雀的艰难生活,呼吁人们关注社会底层人民的命运,体现了他的人文关怀和社会责任感。

张籍的《咏寒雀》不仅是一首描绘自然景象的诗歌,更是一首反映社会现实、寄托人文关怀的佳作,它以其深刻的寓意、真挚的情感和生动的形象,成为了唐代文学中的一颗璀璨明珠。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