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凌峰行
唐·李群玉
冯虚更欲凌峰顶,历览神仙十二洲。
云气浮空生万象,松声入耳洗千愁。
仙凡路隔难相问,日月天高易去留。
我欲乘风归去也,不知何处是瀛洲。
(注:此诗为虚构创作,以符合题目要求,历史上并无确切记载李群玉写过此诗,但李群玉为唐代真实存在的诗人,以下解析基于虚构内容。)
作者简介
李群玉,唐代著名诗人,生卒年不详,大约活动在晚唐时期,他才华横溢,擅长描绘自然景色与抒发个人情感,诗作风格清新脱俗,深受后人喜爱,李群玉虽未能在仕途上取得显赫成就,但其诗歌成就却为后世所铭记。
译文
我凭借着虚空之力,更想要登上那山峰之巅,遍览传说中的神仙居住的十二洲,云气在空中漂浮,幻化出万千景象,松涛声声入耳,仿佛能洗净人世间的一切烦恼与忧愁,仙凡之间道路阻隔,难以相互询问,日月高悬于天际,来去自如,我多么想乘风归去,却又不知道那传说中的瀛洲究竟在何方。
释义
本诗通过描绘诗人想要攀登高峰、遍览仙境的愿景,表达了对超脱尘世、追求自由与宁静生活的向往,诗中“冯虚更欲凌峰顶”展现了诗人的壮志豪情,“历览神仙十二洲”则体现了对神秘仙境的无限憧憬,云气与松声作为自然景象的描绘,既增添了诗歌的意境美,又寓意着诗人内心的洗涤与净化。
赏析
本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通过丰富的想象与生动的描绘,将诗人的内心世界与自然景观完美融合,诗中“冯虚更欲凌峰顶”一句,以夸张的手法展现了诗人的雄心壮志,而“历览神仙十二洲”则进一步拓宽了诗歌的想象空间,使读者仿佛置身于那神秘莫测的仙境之中,云气与松声的描绘,不仅增强了诗歌的感染力,还寓意着诗人对世俗烦恼的摒弃与对自然之美的热爱。
创作背景
(虚构)此诗可能创作于李群玉晚年时期,当时他仕途不顺,心中充满苦闷与无奈,为了寻求心灵的解脱与慰藉,他常常游历山水之间,感受大自然的壮美与宁静,在一次登山途中,他被眼前的美景所震撼,心中涌起一股强烈的冲动,想要攀登至峰顶,一览众山小,同时幻想能够遍访仙境,超脱尘世,他挥毫泼墨,写下了这首充满浪漫主义色彩的《凌峰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