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游石龙洞
唐·韦应物
石洞何年辟,仙人此住留。
云深无鸟过,水阔有鱼游。
道人振锡蟒潜遁,处士化石岩中留。
欲知灵境远,且向洞中求。
作者及朝代
作者:韦应物
朝代:唐代
作者简介
韦应物(737年-792年),唐代著名诗人、文学家,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出身贵族世家,早年曾任太子右庶子、苏州刺史等职,他的诗歌以描写山水田园著称,风格清新淡雅,情感细腻深沉,是唐代山水田园诗派的代表人物之一,韦应物的诗作在唐代乃至后世都有很高的评价,对后世文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译文
石龙洞在何时被开辟出来?仙人曾在此地居留。
云雾深邃,没有鸟儿飞过;水面宽阔,有鱼儿在游弋。
道人挥动锡杖,蟒蛇悄悄潜逃;处士化为岩石,永远留在岩中。
想要知道灵境有多远,姑且向洞中探寻吧。
释义
这首诗描绘了石龙洞的神秘与美丽,通过描绘自然景色和传说故事,展现了诗人对仙境的向往和对自然的热爱,首联点明石龙洞的历史悠久和仙人的居留,颔联通过云深无鸟、水阔有鱼的描写,营造出一种幽静而神秘的氛围,颈联则通过道人振锡蟒潜遁、处士化石岩中留的传说故事,进一步增添了石龙洞的神秘色彩,尾联则表达了诗人对灵境的向往和探索精神。
赏析
这首诗以石龙洞为背景,通过细腻的笔触和丰富的想象,描绘了一个充满神秘和美丽的仙境,诗人运用对比、象征等手法,将自然景色与传说故事相结合,营造出一种幽静而神秘的氛围,诗人也通过描绘道人和处士的故事,表达了对高洁人格的赞美和对仙境的向往,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创作背景
韦应物在唐代中期曾任苏州刺史等职,期间他游历了江南的山水名胜,对自然景色有着深厚的感情,石龙洞作为江南的一处名胜,吸引了韦应物的注意,他通过游览石龙洞,感受到了大自然的神奇和美丽,同时也对传说中的仙人和高洁人格产生了敬仰之情,他创作了这首诗来描绘石龙洞的神秘与美丽,并表达了自己对仙境的向往和对自然的热爱。
就是对这首诗的详细解析,希望能够帮助您更好地理解这首诗的内涵和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