柿凋红叶铺寒井,鹄坠霜毛著定僧。的解释

春秋108个月前

诗词原文

秋井僧影

唐·刘沧

柿凋红叶铺寒井,鹄坠霜毛著定僧。

古寺秋深人迹少,禅房月冷夜灯凝。

风摇竹影声声碎,露点花枝朵朵凝。

欲问禅机何处是,钟声远播入云层。

作者及朝代

作者:刘沧,唐代晚期诗人。

朝代:唐

作者简介

刘沧,生卒年不详,唐代晚期的一位诗人,以描绘自然景色和抒发人生感悟见长,他的作品多描绘秋日景象,意境深远,情感细腻,富有哲理意味,虽然他的诗作在唐代诗坛上并不属于最顶尖的一流,但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刻的情感表达,仍让他在文学史上占有一席之地。

译文

柿子凋零,红叶铺满寒冷的井边,天鹅坠落,霜白的羽毛落在静坐的僧人身上,古寺在深秋时节人迹罕至,禅房内月光清冷,夜灯凝滞不动,风吹动竹影,声声细碎,露珠点缀在花枝上,朵朵晶莹,想要询问禅机何在,只听远处钟声悠扬,传入云层之中。

释义

这首诗通过描绘一幅深秋古寺的静谧画面,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对禅意的追求,诗中“柿凋红叶铺寒井”和“鹄坠霜毛著定僧”两句,既描绘了秋日的萧瑟景象,又寓含了人生的无常和禅定的宁静,后几句则进一步渲染了古寺的清幽和禅房的寂静,以及诗人对禅机的探寻和领悟。

赏析

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和丰富的意象,描绘了一幅深秋古寺的静谧画卷,诗人通过“柿凋红叶”、“鹄坠霜毛”等自然景象的描绘,不仅展现了秋日的萧瑟和凄美,还寓含了人生的无常和禅定的宁静,诗人还通过“人迹少”、“月冷夜灯凝”等词句,进一步渲染了古寺的清幽和禅房的寂静,营造出一种超脱尘世的氛围,整首诗意境深远,情感细腻,富有哲理意味,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对禅意的追求。

创作背景

这首诗的创作背景可能与诗人个人的生活经历和心境有关,唐代晚期,社会动荡不安,文人墨客往往通过描绘自然景色和抒发人生感悟来寄托自己的情感,刘沧作为一位唐代晚期的诗人,可能也受到了这种社会氛围的影响,他在创作这首诗时,可能正身处一座古寺之中,感受到了秋日的萧瑟和禅房的寂静,从而触发了他的创作灵感,通过这首诗,他表达了自己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对禅意的追求,同时也寄托了自己对人生无常和超脱尘世的思考。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