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枝缟色分明好,百卉含羞不敢芳。全诗是什么?

小编98个月前

诗词原文

梅花

宋·杨万里

一枝缟色分明好,百卉含羞不敢芳。

雪里风前春未透,月明林下美人妆。

作者及朝代

杨万里(1127年-1206年),字廷秀,号诚斋,吉州吉水(今江西省吉水县黄桥镇湴塘村)人,南宋著名文学家、官员,与陆游、尤袤、范成大并称为“中兴四大诗人”,其诗作语言清新自然,风格活泼,善于捕捉并表现自然景物的细微变化和特征,富有生活气息。

作者简介

杨万里一生作诗两万多首,传世作品有四千二百余首,被誉为一代诗宗,他的诗歌大多描写自然景物,尤其擅长七言绝句,作品往往构思新奇,语言通俗易懂,又不失深邃意境,对后世影响深远,在政治上,杨万里主张抗金,曾力排众议,反对议和,表现出坚定的爱国情怀。

译文

一枝洁白如缟的梅花分外鲜明美好,使得周围的各种花卉都因羞愧而不敢绽放自己的芬芳,在雪中的风中,春天的气息还未完全透露出来,而月光照耀下的林间,这枝梅花就像是一位美丽的女子精心装扮后的模样。

释义

“一枝缟色分明好”描绘了梅花洁白无瑕、引人注目的特点;“百卉含羞不敢芳”则通过对比,突出了梅花在群芳中的独特地位,其他花卉在梅花面前似乎都失去了光彩;“雪里风前春未透”点明了梅花绽放的时节和环境,是在冬末春初,风雪交加之时;“月明林下美人妆”则进一步以美人喻梅花,形象地展现了梅花的高洁与美丽。

赏析

这首诗以梅花为题,通过对梅花形象的细腻描绘,表达了诗人对梅花高洁品质的赞美,首句“一枝缟色分明好”直接点出梅花的洁白与鲜明,次句“百卉含羞不敢芳”则通过对比手法,强化了梅花的独特魅力,后两句“雪里风前春未透,月明林下美人妆”则进一步渲染了梅花的生长环境和美丽形象,使得整首诗意境深远,韵味悠长,诗人以梅花自喻,寄托了自己对高洁人格的向往和追求。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创作于杨万里仕途不顺或隐居期间,面对复杂多变的政治局势和个人的坎坷经历,诗人通过对梅花的赞美,表达了自己对高洁品质的坚守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梅花在严寒中独自绽放,不畏风雪,正是诗人内心坚韧不拔、追求真理精神的写照,诗人也借梅花之美,寄托了对理想生活的憧憬和追求。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