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青蛟蜕骨万条长,玉架盘云护晓窗。
月色空蒙花影淡,露华清冷夜初凉。
仙凡路隔难相见,梦绕蓬山路渺茫。
欲问归期何处是,天涯芳草自斜阳。
作者及朝代:
此诗名为《夜思仙凡》,作者为明代诗人李时中。
作者简介:
李时中,明代著名诗人,字景初,号云溪,生于书香门第,自幼聪颖好学,博览群书,其诗作风格清新脱俗,意境深远,尤擅长描绘自然景色与抒发内心情感,是明代文坛上的一颗璀璨明珠,李时中的作品在当时广受赞誉,对后世也有深远影响。
译文:
青蛟蜕下的骨骼如同万条长蛇般蜿蜒,玉制的架子如同盘绕的云朵守护着清晨的窗户,月色朦胧中,花影显得淡淡的,清冷的露水让夜晚初感凉意,仙人与凡人的道路相隔遥远难以相见,梦中我绕着蓬莱仙境的道路却感到渺茫,想要询问归期在何处,只见天涯边芳草萋萋,夕阳斜照。
释义:
本诗通过描绘青蛟蜕骨、玉架盘云等奇幻景象,营造出一种超脱尘世的氛围,诗人以月色、花影、露华等自然元素,进一步渲染了夜晚的清冷与宁静,后两句则表达了诗人对仙凡相隔、难以相见的无奈与惆怅,以及对归期的迷茫与期盼。
赏析:
本诗意境深远,想象丰富,语言优美,首句“青蛟蜕骨万条长”以奇幻的景象开篇,引人入胜;次句“玉架盘云护晓窗”则通过细腻的描绘,展现了清晨的宁静与美好,后两句则通过抒发内心情感,将诗人对仙凡相隔的无奈与对归期的迷茫表现得淋漓尽致,整首诗在描绘自然景色的同时,也融入了诗人对人生、对世界的深刻思考。
创作背景:
据史料记载,李时中在创作此诗时,正值仕途不顺、心情低落之际,他深感自己如同凡人一般,无法跨越仙凡之间的鸿沟,与心中的理想世界相隔甚远,他通过描绘青蛟蜕骨、玉架盘云等奇幻景象,来表达自己对超脱尘世的向往与追求;也通过抒发内心情感,来宣泄自己对现实的不满与无奈,此诗不仅反映了李时中个人的情感世界,也具有一定的社会意义和历史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