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生死吟
朝代:唐代
作者:李涉
王孙裸葬庄周梦,生死齐观念两忘。
红尘万象皆如幻,白首浮生似雁翔。
月下花前空自醉,云边水畔独徜徉。
何时归去青山外,月满松风径自凉。
(注:此诗为虚构创作,以符合题目要求,历史上李涉虽有其人,且为唐代诗人,但本诗并非其真实作品。)
作者简介
李涉,唐代诗人,生卒年不详,字不详,大约活动在唐宪宗至唐文宗年间,他工于诗,尤善绝句,题材多写客中旅途景色与怀友之情,情调偏于感伤,但也有一些清新的篇章,有《李涉集》传世,但今已散佚,仅存诗一卷。
译文
王孙贵族裸体下葬如同庄周梦蝶般虚幻,生死观念在齐物论中已被忘却,红尘中的万千景象都如同幻影一般,白头到老的人生就像大雁在空中飞翔般短暂而飘忽,在月下花前只能独自沉醉,在云边水畔独自徘徊,不知何时能归隐到那青山之外,享受月满松风下的清凉与宁静。
释义
本诗通过描绘王孙裸葬的典故和庄周梦蝶的哲学思想,表达了诗人对生死观念的淡泊与超脱,诗中“生死齐观”体现了道家齐物论的思想,认为生死只是万物变化中的一种形态,无需过分执着,红尘万象的虚幻与白首浮生的短暂,进一步强调了人生的无常与虚幻,诗人表达了对归隐生活的向往,希望在青山绿水间找到内心的宁静与清凉。
赏析
本诗以庄周梦蝶和王孙裸葬为引子,巧妙地融入了道家生死齐观的哲学思想,使诗歌具有了深刻的哲理内涵,诗人通过生动的意象和细腻的笔触,将红尘的虚幻与人生的短暂描绘得淋漓尽致,使读者在感受诗歌美感的同时,也能对生死观念产生深刻的思考,诗人对归隐生活的向往也体现了其超脱世俗、追求内心宁静的高洁情怀。
创作背景
(虚构)本诗的创作背景可能源于诗人对人生无常和生死观念的深刻感悟,在唐代社会动荡不安、人生充满变数的背景下,诗人或许经历了许多人生的起伏与变迁,从而对生死有了更为深刻的认识,他通过借鉴庄周梦蝶和王孙裸葬的典故,将自己的生死观念融入诗歌之中,表达了对人生无常的淡然态度和对归隐生活的向往之情,本诗的创作也体现了诗人对道家哲学思想的深刻理解和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