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山居
唐·杜荀鹤
苍头抱瓮晨添水,赤脚吹薪夜煮茶。
野客相寻聊寄傲,道人偶过便分瓜。
云开远岫千重翠,月照前川万顷沙。
此地从来无近远,只应吾亦爱烟霞。
作者简介
杜荀鹤(约846—904),字彦之,自号九华山人,晚唐诗人,池州石埭(今安徽石台)人,出身寒微,早年曾数次应进士试不第,后隐居九华山,过着清贫的生活,他的诗作多反映人民疾苦,揭露社会黑暗,语言质朴自然,风格清新明快,在晚唐诗坛上独树一帜。
译文
清晨,仆人抱着水瓮去添水;夜晚,仆人赤脚吹着柴火煮茶,山野间的客人来访,我们聊以寄托傲世之情;道士偶尔路过,我们便分瓜相待,云雾散开,远处的山峰呈现出千重翠绿;月光照耀,前面的河流铺展开万顷沙洲,这个地方从来不分远近亲疏,只因为我同样喜爱这烟霞缭绕的山居生活。
释义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山居生活的宁静与淡泊,首联通过“苍头抱瓮晨添水,赤脚吹薪夜煮茶”两句,生动地展现了仆人忙碌而质朴的生活场景,反映了诗人简朴的生活态度,颔联写山野间的客人与道士来访,诗人与他们分享生活的乐趣,体现了诗人超脱世俗的情怀,颈联以景写情,通过描绘云雾缭绕的山峰和月光照耀的河流,营造出一种宁静而深远的意境,尾联则直接表达了诗人对山居生活的喜爱和向往。
赏析
这首诗以清新自然的语言,描绘了诗人山居生活的美好与宁静,诗人通过细腻的笔触,将仆人忙碌的身影、山野间的客人与道士的到访、以及云雾缭绕的山峰和月光照耀的河流等景象融为一体,构成了一幅幅生动的画面,这些画面不仅展现了诗人简朴而宁静的生活状态,也体现了诗人超脱世俗、寄情山水的情怀,诗人还通过“此地从来无近远,只应吾亦爱烟霞”两句,表达了自己对山居生活的热爱和向往,以及对世俗名利的淡泊与超脱。
创作背景
杜荀鹤一生仕途不顺,多次应进士试不第,后隐居九华山,在这段隐居生活中,他深入体验了山居的宁静与淡泊,也深刻感受到了世俗的喧嚣与浮躁,这首诗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创作的,诗人通过描绘自己山居生活的美好与宁静,表达了对世俗名利的淡泊与超脱,同时也寄托了自己对理想生活的向往和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