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题李凝幽居
唐 贾岛
闲居少邻并,草径入荒园。
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
过桥分野色,移石动云根。
暂去还来此,幽期不负言。
附加句(非原诗内容,但常与李商隐对贾岛的这句评价一同提及)
岂真两句三年得,颇笑长江事苦吟。
作者及朝代
作者:贾岛(779年-843年)
朝代:唐代
作者简介
贾岛,字浪仙,唐代著名诗人,以苦吟诗风著称,他一生仕途坎坷,曾长时间在僧寺中度过,因此其作品多反映隐逸生活和禅意,贾岛对诗句字词的推敲极为讲究,有“推敲”的典故流传后世,即他曾在月夜访友时,因斟酌“僧推月下门”与“僧敲月下门”哪个更好而陷入沉思,无意间冲撞了韩愈的仪仗队,最终得到韩愈的赏识和指导。
译文
原诗译文:
悠闲地住在这里很少有邻居来侵扰,一条长满青草的小路通向荒芜的小园,鸟儿自由地栖息在池边的树上,和尚在月光下轻轻地敲着柴门,走过桥去那边红尘渐远,景色迥异,搬开石头惊动了栖息的白云,我暂时离去,不久当重来,不负共同归隐的约定。
附加句译文:
难道真的是为了两句诗苦思冥想三年才得到吗?我不禁嘲笑那些像长江水一样绵延不绝地苦吟诗句的人。
释义
“岂真两句三年得,颇笑长江事苦吟”这句话并非贾岛原诗内容,而是后人(如李商隐等)对贾岛苦吟精神的评价或调侃,它表达了对于贾岛为了寻找最恰当的词句而不惜花费巨大时间和精力的惊讶与某种程度的戏谑态度,同时也反映了唐代诗人对诗歌艺术的极致追求。
赏析
贾岛的《题李凝幽居》以其清幽的意境、精炼的语言和深邃的禅意著称,全诗通过描绘李凝居所的幽静环境,展现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美的热爱。“僧敲月下门”一句尤为经典,不仅画面感强,而且通过“敲”字的选用,传达了夜的静谧与僧人的超脱。
而“岂真两句三年得,颇笑长江事苦吟”则是对贾岛苦吟精神的概括与反思,它既体现了贾岛对诗歌艺术的执着追求,也反映了当时文学界对苦吟风格的复杂态度——既有赞赏其精益求精的精神,也有对其过分雕琢可能失去自然之美的担忧。
创作背景
《题李凝幽居》是贾岛访问友人李凝居所时所作,李凝是一位隐士,其居所位于郊外,环境清幽,远离尘嚣,贾岛在访问过程中被这里的景色和氛围所吸引,遂写下此诗以表达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友人的深厚情谊,至于“岂真两句三年得,颇笑长江事苦吟”这句评价,则可能是后人在阅读贾岛作品时,对其苦吟精神的感慨与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