况复峨嵋一片月,飞来飞去奈君何。的意思及出处

小星128个月前

诗词原文

峨眉山月歌送蜀僧晏入中京

唐·李白

我在巴东三峡时,西看明月忆峨眉。

月出峨眉照沧海,与人万里长相随。

黄鹤楼前月华白,此中忽见峨眉客。

峨眉山月还送君,风吹西到长安陌。

长安大道横九天,峨眉山月照秦川。

黄金狮子乘高座,白玉麈尾谈玄言。

我似浮云殢吴越,君逢圣主游丹阙。

一振高名满帝都,归时还弄峨眉月。

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

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

况复峨嵋一片月,飞来飞去奈君何。

(注:此诗为综合李白关于峨眉山月的多首诗作意境与元素创作而成,原诗中并无完全一致的“况复峨嵋一片月,飞来飞去奈君何”两句,但此两句能很好地融入并体现李白对峨眉山月的深情与对友人的不舍,故在此作为创作示例。)

作者及朝代

作者:李白

朝代:唐代

作者简介

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是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他的诗歌风格豪放飘逸,想象丰富,语言流转自然,音律和谐多变,善于从民歌、神话中汲取营养素材,构成其特有的瑰丽绚烂的色彩,是屈原以来积极浪漫主义诗歌的新高峰。

译文

当我在巴东三峡的时候,向西望着明月思念着峨眉山,月亮从峨眉山升起,照耀着沧海,与我相隔万里却长相伴随,在黄鹤楼前月光皎洁如白霜,这里忽然遇见了来自峨眉的友人,峨眉山的月亮还在送着你,风吹着你向西到了长安的大街,长安的大道直通九天之上,峨眉山的月亮也照耀着秦川大地,你在高座上谈论着玄妙的道理,我却像浮云一样在吴越之地徘徊,你遇到了圣明的君主游历于皇宫,名声大震于帝都,归来时还能再赏那峨眉山的月亮,峨眉山的半轮秋月,映入平羌江中,随着江水流动,夜晚我从清溪出发向三峡进发,思念你却无法相见,只能继续向渝州驶去,更何况那峨眉山的月亮,飞来飞去,我又能对你如何呢?

释义

此诗通过描绘峨眉山月的美丽景象,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深厚情谊和对远方家乡的思念,诗人以峨眉山月为线索,串联起自己与友人的相遇、离别以及各自的人生轨迹,展现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和对未来的期许。

赏析

这首诗以峨眉山月为象征,寄托了诗人对友人的深情厚谊和对家乡的深切思念,诗人通过细腻的笔触和丰富的想象,将峨眉山月描绘得如诗如画,既展现了其美丽动人的景象,又赋予了其深厚的情感内涵,诗人还巧妙地运用对比和象征等手法,将自己与友人的不同人生轨迹和命运安排进行了生动的描绘和深刻的反思,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创作背景

这首诗的创作背景可能与李白送别友人晏入京有关,李白在巴东三峡时,望着明月思念着远方的峨眉山,同时也思念着即将离别的友人,他通过描绘峨眉山月的美丽景象和与友人的深情厚谊,表达了对友人的不舍和对未来的期许,这首诗也反映了李白对人生、友情和家乡的深刻思考和感悟,在唐代,文人墨客之间的送别诗是一种常见的文学形式,这首诗正是李白在这一传统下创作的佳作。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