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来邂逅公归国,犹喜登临共一樽。的释义

春秋208个月前

根据您提供的关键词“我来邂逅公归国,犹喜登临共一樽”,这两句诗出自唐代诗人韦应物的《陪王司马登楼宴集》,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详细解析。

诗词原文

陪王司马登楼宴集

唐·韦应物

高阁一登临,悠然见远村。

烟霞明灭处,云水共澄浑。

我来邂逅公归国,犹喜登临共一樽。

况复逢新秋,风露生微寒。

作者简介

韦应物(737年-792年),唐代著名诗人、文学家,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出身贵族世家,早年曾任三卫郎,后历任滁州、江州、苏州等地刺史,韦应物的诗歌以描写山水田园和抒发隐逸情怀著称,风格清新自然,情感真挚深沉,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

译文

登上高楼远望,悠然间看见远处的村庄,烟霞明灭之间,云水交织成一片澄澈与混沌的景象,我恰好在此遇见您(王司马)从国外归来,还很高兴能与您一同举杯共饮,更何况又恰逢初秋时节,风露带来一丝微寒。

释义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陪同王司马登高远眺的情景,首联点明登高远望的主题,颔联通过描绘烟霞明灭、云水澄浑的自然景观,营造出一种宁静而深远的意境,颈联以“我来邂逅公归国”为转折,表达了诗人与王司马相遇的喜悦之情,犹喜登临共一樽”则进一步强调了两人共饮的欢乐,尾联以“况复逢新秋,风露生微寒”作结,既点明了时令,又增添了诗意的韵味。

赏析

这首诗以登高远望为背景,通过描绘自然景色和抒发个人情感相结合的方式,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对友情的珍视,诗中“烟霞明灭处,云水共澄浑”一句,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自然景色的变化无常和和谐共生,富有哲理意味。“我来邂逅公归国,犹喜登临共一樽”一句,则表达了诗人与王司马相遇的喜悦和共饮的欢乐,情感真挚而动人,整首诗意境深远,语言优美,是一首值得品味的佳作。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韦应物在陪同王司马登高远眺时所作,当时韦应物可能正处于仕途不顺或隐居生活的阶段,对自然美景和友情有着深刻的感悟,在与王司马的相遇中,他感受到了友情的温暖和欢乐,于是将这份情感融入诗中,创作出了这首充满诗意和情感的佳作,初秋时节的凉爽气候和美丽景色也为这首诗的创作提供了良好的背景和氛围。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