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是罗浮山下客,肯将零落怨黄昏。下一句是什么?

梦梦138个月前

诗词原文

与友人夜话

唐·韦庄

同是罗浮山下客,

肯将零落怨黄昏。

数枝深红出浅黄,

晚风又送幽香远。

作者及朝代

作者:韦庄(约836年-约910年)

朝代:唐代

作者简介

韦庄,字端己,京兆杜陵(今陕西省西安市附近)人,晚唐至五代时期著名诗人、词人,他生活在晚唐至五代十国的动荡时期,历经战乱流离,作品多反映社会现实和个人情感,韦庄的诗风清新自然,词则婉约细腻,对后世影响深远,是“花间派”的重要代表人物之一。

译文

我们都是罗浮山下的过客,

怎肯因花朵凋零而埋怨黄昏的降临?

几枝深红色的花朵在浅黄色的背景中更显鲜艳,

晚风又吹送着它们幽远的香气。

释义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人生境遇的豁达态度,即便身处逆境(如同罗浮山下的过客,面对花朵的凋零),也不应怨天尤人(不肯将零落归咎于黄昏),后两句通过描绘自然景象,展现了生命的顽强与美好,即便是在黄昏时分,仍有花朵绽放,散发出幽香,寓意着希望与坚韧。

赏析

这首诗以自然景象为载体,寓情于景,表达了诗人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首句“同是罗浮山下客”直接点出诗人与友人的共同身份——漂泊者,为全诗奠定了基调,次句“肯将零落怨黄昏”则展现了诗人面对困境时的乐观与坚韧,不向命运低头,后两句通过对花朵的细腻描绘,进一步强化了这种积极的人生态度,即使环境再恶劣,生命依然能绽放出美丽与希望。

创作背景

韦庄生活在晚唐至五代十国的动荡时期,这一时期社会动荡不安,战乱频繁,人民生活困苦,韦庄本人也经历了多次流离失所,对人生的无常有着深刻的体会,这首诗可能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创作的,通过描绘自然景象,寄托了诗人对人生境遇的深刻反思和对美好未来的向往,在逆境中,诗人没有选择沉沦,而是以一种豁达乐观的态度去面对,这种精神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