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夏日怀友
唐·韦应物
鸣鸠乳燕郡斋午,一榻松阴正渴贤。
坐想离居人寂寂,回看天际水潺潺。
阶前日色过晡后,树里蝉声当暑天。
欲寄书函千里外,念君心似西江水。
作者简介
韦应物(737年-792年),唐代著名诗人,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出身贵族世家,早年曾任三卫郎,后历任滁州、江州、苏州等地刺史,韦应物的诗歌以描写山水田园生活著称,风格清新自然,情感真挚深沉,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他的诗作多抒发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对闲适生活的向往以及对友人的深切怀念。
译文
正午时分,郡斋内传来斑鸠和乳燕的啼鸣声,松荫下的床铺正等待着贤士的到来,我独自坐着,想象着远方友人孤寂的生活,回望天边,流水潺潺,傍晚时分,日色已斜过晡时(午后三点至五点),树林中蝉鸣声声,正是盛夏时节,想要寄一封书信到千里之外,思念你的心情就像那西江之水,绵延不绝。
释义
这首诗通过描绘夏日午后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远方友人的深切怀念,首联以“鸣鸠乳燕”和“一榻松阴”营造出一种宁静而清幽的氛围,暗示诗人内心的期待与渴望,颔联通过“坐想”和“回看”两个动作,展现了诗人对友人的思念之情,颈联以“日色过晡后”和“蝉声当暑天”进一步渲染了夏日的氛围,同时也暗示了时间的流逝和诗人的孤独感,尾联则直接表达了诗人想要寄书给友人的愿望,以及他对友人深深的思念之情。
赏析
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夏日午后的景象,通过自然景物的描写,传达了诗人内心的情感,诗人巧妙地运用了“鸣鸠乳燕”、“松阴”、“日色”、“蝉声”等意象,营造出一种清新自然、宁静清幽的氛围,诗人通过“坐想”、“回看”、“欲寄书函”等动作,表达了对友人的深切怀念和思念之情,整首诗情感真挚深沉,语言清新自然,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韦应物在担任某地刺史期间所作,当时,他身处异乡,远离亲友,内心充满了孤独和思念之情,在一个夏日午后,他独自坐在郡斋内,听着斑鸠和乳燕的啼鸣声,看着松荫下的床铺,不禁想起了远方的友人,他提笔写下了这首诗,以表达对友人的深切怀念和思念之情,这首诗不仅反映了韦应物对友情的珍视和怀念,也展现了他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