霁月霁云胸次淡,秋山秋水眼棱青。的意思及出处

春秋98个月前

诗词原文

山居

朝代:宋代

作者:释绍嵩

霁月霁云胸次淡,秋山秋水眼棱青。

闲来石上观流水,兴至花间听鸟鸣。

林壑深藏人迹少,烟霞常伴日星明。

此中真意谁能解,唯有孤云出岫轻。

作者简介

释绍嵩,宋代僧人、诗人,生卒年不详,他活动于南宋时期,以诗文名世,尤其擅长山水田园诗的创作,作品多描绘山林隐逸生活,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对宁静生活的向往,释绍嵩的诗风清新自然,意境深远,深受后世文人墨客的喜爱。

译文

雨后明月和云彩让心胸变得淡泊宁静,秋天的山峦和溪水让眼神变得清澈明亮,闲暇时坐在石头上观赏潺潺流水,兴致来时在花丛间聆听鸟儿欢唱,山林深邃,人迹罕至,烟霞缭绕,日月星辰交相辉映,这里的真正意境谁能理解呢?只有那轻盈飘出的孤云知道。

释义

首联“霁月霁云胸次淡,秋山秋水眼棱青”描绘了诗人内心的淡泊与眼界的清澈,通过自然景象的映衬,表达了诗人超脱世俗的心境,颔联和颈联进一步描绘了山居生活的闲适与宁静,以及自然环境的幽美与和谐,尾联则以“孤云出岫”为喻,表达了诗人对山居生活的独特理解和感悟,以及对外界纷扰的超然态度。

赏析

这首诗以山居生活为背景,通过细腻的笔触和生动的意象,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淡泊,诗人以“霁月霁云”和“秋山秋水”为引子,巧妙地将自己的心境与自然景象融为一体,营造出一种清新脱俗的意境,全诗语言优美,节奏明快,既有对自然美景的赞美,又有对人生哲理的感悟,充满了浓厚的诗意和哲理色彩。

创作背景

释绍嵩作为一位僧人诗人,他的一生大部分时间都在山林寺庙中度过,这首诗很可能是他在某个秋日雨后,独自漫步于山林之间,被眼前的美景所触动,有感而发创作而成的,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对宁静生活的向往,以及他超脱世俗、追求心灵自由的人生态度,这首诗也反映了宋代文人墨客追求精神自由、崇尚自然美的文化风尚。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