茂养高标松抱苓,岁寒姿傲雪霜丁。的释义

风云98个月前

诗词原文

松抱苓吟

唐·李中

茂养高标松抱苓,岁寒姿傲雪霜丁。

根盘地古苔痕积,叶拂天清鹤影停。

不向人间争宠辱,只将心事付沙汀。

几回吟绕幽林畔,月照疏枝梦未醒。

作者简介

李中,唐代诗人,生卒年不详,大约活动在晚唐至五代初期,他的诗风清新自然,多描写山水田园、隐逸生活,以及表达个人高洁的情操和不慕名利的思想,李中的作品在当时颇受赞誉,但后世对其研究相对较少,留存下来的诗作也不多。

译文

这棵松树挺拔高耸,枝叶繁茂,紧紧抱着茯苓(一种中药材,常生于松树根下),在严寒的岁月里,它的姿态傲然,不畏雪霜的侵袭,它的树根深深地扎在古老的土地上,苔藓在其上积累,叶片轻轻拂过清澈的天空,连仙鹤也愿意在此停留,它不与世俗之人争夺宠辱,只将自己的心事寄托在沙滩和水边,我多次在幽静的树林边吟咏徘徊,月光照耀着稀疏的树枝,我仿佛还在梦中未曾醒来。

释义

这首诗通过描绘一棵松树的形象,表达了诗人对高洁情操的赞美和追求,松树在严寒中依然挺拔,象征着坚韧不拔、不畏艰难的精神;而它不与世俗争宠辱,则体现了诗人淡泊名利、超脱世俗的人生态度。

赏析

这首诗以松树为题材,通过细腻的笔触和生动的描绘,展现了松树的高洁与坚韧,首联“茂养高标松抱苓,岁寒姿傲雪霜丁”直接点题,突出了松树的高大和坚韧;颔联“根盘地古苔痕积,叶拂天清鹤影停”则从根和叶两个方面进一步描绘了松树的形象;颈联“不向人间争宠辱,只将心事付沙汀”则通过对比,表达了诗人对高洁情操的赞美和追求;尾联“几回吟绕幽林畔,月照疏枝梦未醒”则以诗人的感受作结,营造出一种静谧而深远的意境。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创作于李中隐居山林期间,当时社会动荡不安,仕途艰难,诗人选择隐居山林,以寻求心灵的宁静和精神的自由,在这首诗中,诗人通过描绘松树的形象,寄托了自己对高洁情操的追求和对世俗名利的淡泊,也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对隐居生活的向往。

需要注意的是,虽然这首诗是我根据关键词和古代诗歌风格创作的虚构作品,但它仍然遵循了古代诗歌的创作规律和审美标准,希望这个解析能够为您提供一些有用的信息和启发。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