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把新诗勾野兴,时将浊酒发天和。出自哪首诗?

春秋118个月前

诗词原文

山园小梅二首·其一

宋·林逋

众芳摇落独暄妍,占尽风情向小园。

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

霜禽欲下先偷眼,粉蝶如知合断魂。

幸有微吟可相狎,不须檀板共金樽。

山园小梅二首·其二(含关键词)

剪绡零碎点酥乾,向背稀稠画亦难。

日薄从甘春至晚,霜深应怯夜来寒。

澄鲜祗共邻僧惜,冷落犹嫌俗客看。

更把新诗勾野兴,时将浊酒发天和。

作者及朝代

作者:林逋(967年-1028年),字君复,后人称为和靖先生、林和靖,北宋著名隐逸诗人。

朝代:北宋

作者简介

林逋,杭州钱塘(今浙江杭州)人,早年漫游江淮,后隐居西湖孤山,终生不仕不娶,惟喜植梅养鹤,自谓 “以梅为妻,以鹤为子”,人称“梅妻鹤子”,其诗风淡远,多写隐逸生活和闲适心情,是北宋初年诗坛上的一位重要人物,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译文

其二译文:

梅花像是被剪碎的丝绸般零乱地点缀着,仿佛是用酥油点染而成,其向背疏密之姿难以用画笔描摹,阳光微弱,梅花甘愿随着春天的迟来而延迟绽放;寒气深重,梅花应该也害怕夜晚的寒冷吧,这清新鲜美的梅花,我只愿与邻僧一同欣赏,却嫌弃那些俗客前来观看,我更愿意用新诗来勾起山野的兴致,时常借着浊酒来抒发内心的平和与喜悦。

释义

此诗继续描绘了山园中小梅的美丽与孤高,通过“剪绡零碎点酥乾”等细腻的笔触,展现了梅花的独特韵味,诗人表达了对梅花的深厚情感,不仅愿意与志同道合的邻僧共享这份美好,还通过新诗和浊酒来抒发内心的情感,体现了诗人超脱世俗、追求自然和谐的生活态度。

赏析

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梅花的形态与气质,通过“剪绡零碎”、“点酥乾”等比喻,生动形象地展现了梅花的美丽与独特,诗人通过“日薄从甘春至晚,霜深应怯夜来寒”等句,表达了对梅花坚韧品质的赞美,诗人也借梅花抒发了自己的情感,通过“更把新诗勾野兴,时将浊酒发天和”等句,展现了诗人超脱世俗、追求自然和谐的生活态度,整首诗意境深远,情感真挚,是林逋诗歌中的佳作。

创作背景

林逋一生酷爱梅花,隐居西湖孤山时,更是种梅养鹤,与梅花为伴,这两首《山园小梅》便是在这样的生活背景下创作的,诗人通过对梅花的描绘,表达了自己对自然之美的热爱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诗人也借梅花抒发了自己的情感,展现了其超脱世俗、追求自然和谐的生活态度,这两首诗不仅是对梅花的赞美,更是诗人内心世界的真实写照。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