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到中秋故故无,今宵月好莫渠孤。的解释

生辉127个月前

诗词原文

中秋月

宋·范成大

月到中秋故故无,今宵月好莫渠孤。

一年十二度圆缺,能得几多时少年。

作者简介

范成大(1126年-1193年),字致能,号石湖居士,南宋著名诗人、文学家、官员,他生于吴郡(今江苏苏州),自幼聪颖好学,早年仕途较为顺畅,曾任地方官及朝中职务,晚年退隐石湖,范成大的诗作题材广泛,风格清新自然,尤其擅长田园诗,与杨万里、陆游、尤袤并称“南宋四大家”。

译文

到了中秋时节月亮却常常不出现,但今晚的月亮如此美好,不要让它独自高悬,一年之中月亮圆了又缺,缺了又圆,人的一生中能有多少个青春年少的好时光呢?

释义

首句“月到中秋故故无”表达了中秋时节月亮不常出现的遗憾;次句“今宵月好莫渠孤”则是对今晚美好月色的珍惜,希望有人共赏,不使其孤单;后两句“一年十二度圆缺,能得几多时少年”则是对人生短暂、青春易逝的感慨。

赏析

这首诗以中秋月为题,却不仅仅局限于对月亮的描绘,而是借月抒怀,表达了对人生短暂、青春易逝的深刻感慨,首句以“故故无”三字,巧妙地表达了中秋时节月亮不常出现的遗憾,为全诗定下了淡淡的哀愁基调,次句则笔锋一转,以“今宵月好莫渠孤”表达了对今晚美好月色的珍惜,希望有人共赏,不使其孤单,体现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热爱和向往,后两句则进一步升华主题,以月亮的圆缺比喻人生的起伏和时间的流逝,表达了对人生短暂、青春易逝的无奈和感慨,全诗语言简洁明快,意境深远,情感真挚,是一首富有哲理和人生感悟的佳作。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创作于范成大晚年时期,晚年的范成大经历了仕途的起伏和人生的沧桑,对人生有了更深刻的感悟,中秋佳节本是团圆之日,但月亮却常常不出现,这引发了诗人对人生短暂、青春易逝的感慨,在这样的背景下,诗人创作了这首诗,借月抒怀,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珍惜和对人生的深刻思考,这首诗也反映了诗人晚年时期对人生的淡泊和超脱,以及对自然和人生的深刻洞察。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