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终竟吟
朝代:宋代
作者:释宗杲
元无尘已挥,两边终竟不曾为。
空携空满袖,归去掩柴扉。
作者简介
释宗杲(1089年-1163年),俗姓喻,字昙晦,号妙喜,是南宋时期著名的禅宗高僧,临济宗杨岐派的重要传人,他生于福建莆田,自幼聪颖好学,后出家为僧,遍访名师,终成一代宗师,释宗杲的禅学思想深邃,主张“看话禅”,对后世禅宗影响深远,他不仅是一位高僧,也是一位文学家,其诗作多富含禅意,语言质朴自然,意境深远。
译文
原本就没有尘埃需要拂去,两边(指对立的两面)终究未曾真正存在过,我空着手来,又空着手去,满袖清风,回到家中掩上柴门。
释义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禅宗“空”的深刻理解,元无尘已挥,意味着从一开始就没有什么尘埃需要去除,暗指世间万物本空,无需执着于外物,两边终竟不曾为,则进一步强调了世间对立的两面(如善恶、有无、是非等)都是虚幻的,不曾真正存在过,空携空满袖,归去掩柴扉,则形象地描绘了诗人超脱世俗、归隐山林的心境。
赏析
这首诗是释宗杲禅学思想的体现,语言简洁明了,意境深远,诗人通过“元无尘已挥”和“两边终竟不曾为”两句,直接点明了禅宗“空”的核心理念,即世间万物皆空,无需执着,而“空携空满袖,归去掩柴扉”两句,则通过具体的动作和场景,将这一理念具象化,使读者能够更直观地感受到诗人超脱世俗的心境,整首诗语言质朴自然,意境高远,充满了禅意和哲理。
创作背景
这首诗的创作背景可能与释宗杲的禅修经历和人生感悟有关,作为一位禅宗高僧,释宗杲在长期的禅修过程中,对禅宗“空”的核心理念有了深刻的理解和领悟,这首诗可能是他在某个时刻,面对世俗的纷扰和喧嚣,内心感到超脱和宁静时所作,通过这首诗,他表达了自己对禅宗“空”的深刻理解和对世俗的超越态度,这首诗也反映了释宗杲作为一位禅宗高僧的豁达和超脱心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