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逍遥游
朝代:唐代
作者:李商隐
玉勾自可分兄弟,姑射何须应帝王。
云外飞仙长自在,世间名利尽茫茫。
作者简介
李商隐,字义山,号玉溪生,又号樊南生,他是晚唐时期著名的诗人,与杜牧齐名,合称“小李杜”,李商隐的诗作构思新奇,风格秾丽,尤其是一些爱情诗和无题诗写得缠绵悱恻,优美动人,他的诗歌往往含有较深的象征意义,给人以丰富的联想和启迪。
译文
玉制的钩子自然可以分辨出兄弟(比喻事物自有其内在的联系和区别),姑射山的仙子又何必去应承帝王(比喻超凡脱俗之人不必为世俗所累),云外的飞仙长久地自在逍遥,世间的名利都显得那么渺茫。
释义
这首诗通过对比和象征的手法,表达了诗人对超脱世俗、追求自由逍遥生活的向往,首句“玉勾自可分兄弟”以玉勾为喻,说明事物自有其内在的联系和区别,无需外界强加;次句“姑射何须应帝王”则借姑射仙子之典,表达超凡脱俗之人不应为世俗所累,无需去迎合帝王权贵,后两句进一步强调云外飞仙的自在逍遥与世间名利的渺茫,深化了主题。
赏析
这首诗以清新脱俗的笔触,描绘了一个超凡脱俗、自在逍遥的理想世界,诗人通过玉勾和姑射仙子的典故,巧妙地表达了自己对世俗名利的淡泊和对自由生活的向往,诗中“云外飞仙长自在”一句,更是将诗人的理想境界推向了极致,给人以无限遐想,整首诗意境深远,语言优美,富有哲理性和象征意义,是李商隐诗歌中的佳作。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创作于李商隐仕途不顺、心情抑郁之时,晚唐时期,社会动荡不安,政治腐败严重,诗人身处其中,深感无力改变现状,他通过诗歌来表达自己对理想生活的向往和对现实的不满,这首诗正是他在这种背景下,借助神话传说和象征手法,抒发自己内心情感的作品,通过描绘一个超凡脱俗、自在逍遥的理想世界,诗人既表达了对现实的不满和无奈,又寄托了自己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