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思妇
唐·韦庄
乱离时节自难全,
鸾凤分飞各一天。
坐残夜雨斑衣冷,
望断秦云大被难。
万里山川唐土地,
千年魂魄晋山川。
最怜新妇啼红眼,
不独伤心为妾贤。
作者及朝代
韦庄(约836年-约910年),字端己,京兆杜陵(今陕西省西安市附近)人,晚唐至五代时期著名诗人、词人,韦庄工诗,与温庭筠同为“花间派”重要词人,并称“温韦”,所著长诗《秦妇吟》反映战乱中妇女的不幸遭遇,在当时颇负盛名,与《孔雀东南飞》《木兰诗》并称“乐府三绝”,有《浣花集》十卷,后人又辑其词作为《浣花词》。《全唐诗》录其诗三百一十六首。
作者简介
韦庄出身京兆韦氏东眷逍遥公房,早年屡试不第,后因黄巢起义作《秦妇吟》名声大振,乾宁元年(894年),再试时,进士及第,任校书郎,乾宁四年(897年),以判官职随谏议大夫李询入蜀宣谕,归朝后升任左补阙,天复元年(901年),入蜀为王建掌书记,自此终身仕蜀,天祐四年(907年),朱温篡唐建梁,韦庄劝王建称帝,任左散骑常侍,判中书门下事,定开国制度,次年升任宰相,武成三年(910年),韦庄在成都逝世,享年七十五岁,葬于成都。
译文
在这战乱离散的时节,想要保全自身尚且困难,
如同鸾凤一般恩爱的夫妻也被迫分离,各自生活在不同的天地。
她独坐在夜雨中,衣衫被雨水打湿而显得寒冷,
望着遥远的秦地云彩,期盼着团聚却难以实现。
万里山川都是大唐的土地,
千年的魂魄却依恋着晋朝的山川(此处可能借古喻今,表达对故国的怀念)。
最可怜的是那新婚的妻子,双眼哭得通红,
她不仅仅是因为自己的遭遇而伤心,更因为她的贤淑而让人怜悯。
释义
这首诗通过描写战乱时期一位思妇的悲惨遭遇,表达了诗人对战争给人民带来的深重灾难的同情,诗中“坐残夜雨斑衣冷,望断秦云大被难”两句,生动地描绘了思妇在夜雨中孤独无助、期盼团聚却难以实现的凄凉景象,具有深刻的感染力。
赏析
这首诗以思妇的口吻,细腻地刻画了战乱时期人们的悲欢离合,首联点明时局动荡,夫妻分离;颔联通过“坐残夜雨”和“望断秦云”两个场景,生动地表现了思妇的孤独与期盼;颈联则借古喻今,表达了对故国的怀念和对现实的无奈;尾联以新婚妻子的哭泣收束全诗,进一步强化了战争的残酷和给人们带来的痛苦,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优美,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晚唐至五代时期,当时社会动荡不安,战乱频繁,韦庄作为一位亲身经历了战乱的诗人,对战争给人民带来的深重灾难有着深刻的体会,他通过这首诗,表达了对战争的谴责和对和平生活的向往,诗中也寄托了诗人对故国的怀念和对未来的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