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题目:心绪难平
朝代:唐代
作者:李商隐
将留欲舍心趣多,难行难止柰君何。
月下徘徊思无尽,风中怅望意难磨。
红尘纷扰情难定,绿水青山梦易过。
欲问前程何处是,唯将心事付蹉跎。
(注:此诗为虚构之作,旨在满足题目要求,李商隐并未创作过此诗,但以下分析将基于虚构内容展开。)
作者简介
李商隐,字义山,号玉溪生,又号樊南生,他是晚唐时期著名的诗人,与杜牧齐名,合称“小李杜”,李商隐的诗作构思新奇,风格秾丽,尤其是一些爱情诗和无题诗写得缠绵悱恻,优美动人,他的诗歌往往含有较深的象征意义,给人以丰富的联想和启迪。
译文
想要留下却又想舍弃,心中的兴趣如此繁多;前行还是止步,真是难以抉择,这让我对你怎么办呢?在月光下徘徊,思绪无穷无尽;在风中怅然远望,心中的情感难以消磨,红尘中的纷扰使得情感难以安定,绿水青山间的梦境又容易消逝,想要询问前程在何方,却只能将心事付诸于时光的蹉跎之中。
释义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内心的矛盾和挣扎,他面临着选择的两难境地,既想留下追求心中的兴趣,又想舍弃一切寻求解脱,在月光和风中,他徘徊怅望,思绪万千,情感难以平复,红尘的纷扰和梦境的易逝让他感到迷茫和无奈,最终只能将心事付诸于时光的流逝之中。
赏析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和生动的意象,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首联“将留欲舍心趣多,难行难止柰君何”直接点出了诗人的矛盾心理,为全诗奠定了基调,颔联和颈联则通过月光、风、红尘、绿水青山等意象,进一步渲染了诗人的怅惘和无奈,尾联“欲问前程何处是,唯将心事付蹉跎”则表达了诗人对未来的迷茫和对现实的无奈接受,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创作背景
(虚构)这首诗可能创作于李商隐晚年时期,当时他面临着仕途的挫折和人生的困境,内心充满了矛盾和挣扎,他既想追求自己的理想和兴趣,又不得不面对现实的残酷和无奈,在这种背景下,他创作了这首诗来表达自己内心的情感和对未来的迷茫,虽然这首诗是虚构的,但它却能够很好地反映出李商隐诗歌的特点和风格,以及他作为一位伟大诗人的内心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