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待菖蒲长黑发,须知逸乐自延年。的解释

风云108个月前

诗词原文

闲居

唐·白居易

不向人间争宠辱,

只将心事付沙鸥。

几回归去青山外,

月满松风径自幽。

不待菖蒲长黑发,

须知逸乐自延年。

闲来石上观流水,

欲去还留恋此间。

作者及朝代

作者:白居易

朝代:唐代

作者简介

白居易,字乐天,晚年号香山居士,是唐代著名的现实主义诗人之一,他的诗歌通俗易懂,贴近民生,广泛涉及社会现实和人民生活,被誉为“人民诗人”,白居易一生仕途坎坷,但文学成就卓越,作品流传广泛,对后世影响深远。

译文

不向人世间争抢宠爱与侮辱,

只将心中的事情托付给沙鸥。

多少次回到青山之外的家,

月光洒满松林,小路幽静深远。

不需要等待菖蒲生长来使黑发再生,

要知道安逸快乐自然能够延长寿命。

闲暇时坐在石头上观赏流水,

想要离开却又留恋这个地方。

释义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闲适生活的向往和对人生哲理的领悟,诗人不愿与人争斗,只愿与自然为伴,享受心灵的宁静,他认识到,真正的幸福不在于外在的追求,而在于内心的平和与满足,通过观赏自然景色,诗人感受到了生活的美好,也领悟到了延年益寿的真谛。

赏析

这首诗以清新自然的语言,描绘了一幅闲适自在的生活画卷,诗人通过描绘青山、松林、流水等自然景色,营造了一种宁静幽远的氛围,表达了自己对闲适生活的热爱和向往,诗人也通过“不待菖蒲长黑发,须知逸乐自延年”这一诗句,传达了人生哲理,即真正的幸福和长寿不在于外在的追求,而在于内心的平和与满足。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创作于白居易晚年时期,当时他仕途不顺,对官场生活感到厌倦,转而追求一种闲适自在的生活方式,诗人通过描绘自然景色和表达人生哲理,表达了自己对闲适生活的向往和对人生真谛的领悟,这首诗也反映了白居易晚年时期的思想境界和生活态度,展现了他作为一位伟大诗人的文学才华和人生智慧。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