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逐鹿行
唐·李暮云
即鹿无虞林中逐,挂枝犊裈花间晒。
山深日暮鸟相呼,野径无人行自孤。
云影悠悠随客去,风声萧萧伴吾途。
世事纷纭何足论,且向林间觅清欢。
(注:此诗为虚构创作,旨在符合题目要求,历史上并无确切的“李暮云”及此诗记录。)
作者简介
李暮云,虚构的唐代诗人,假设其生活在盛唐时期,以描绘自然山水、抒发个人情怀见长,虽非历史真实人物,但在此设定中,他热爱自然,追求心灵的自由与宁静,其作品常蕴含对世俗纷扰的超脱态度,以及对简单生活的向往。
译文
在没有虞人指引的情况下,我们盲目地在林中追逐鹿群;幼鹿的裤子(象征幼小的生命或纯真)不慎挂在枝头,于花间晾晒,深山之中,日已西斜,鸟儿们相互呼唤归巢,野间小径上,我独自行走,倍感孤独,云彩的影子悠然自得地随着旅人远去,风声萧萧,仿佛与我同行在这旅途之中,世间的纷扰繁杂,又有何值得我们去深究呢?不如就在这林间,寻找那份难得的清欢与自在。
释义
此诗通过描绘一幅林中逐鹿、花间晒衣的画面,寓意着人们在追求目标时可能面临的盲目与困境,以及纯真之物(如“犊裈”)在不经意间被置于显眼却无助的位置,后文则转向对自然美景的描绘,以及诗人对孤独旅程的体悟,表达了对世俗纷扰的超然态度,以及对简单、宁静生活的渴望。
赏析
本诗语言清新自然,意境深远,通过具体的场景描绘,巧妙地传达了诗人对人生哲理的思考,首联以“即鹿无虞”起兴,暗示了追求目标的盲目与艰难;颔联“挂枝犊裈”则富有象征意味,引人深思,颈联转而描写自然景象,以云影、风声为伴,展现了诗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宁静心境,尾联则直接抒发了诗人对世事纷扰的厌倦,以及对林间清欢的向往,升华了全诗的主题。
创作背景
假设此诗创作于盛唐时期,社会风气开放,文化繁荣,但同时也伴随着仕途竞争激烈、人心浮躁的社会现象,在这样的背景下,诗人李暮云或许经历了仕途的挫折,或是对现实社会的不满,从而选择回归自然,寻求心灵的慰藉,此诗便是在这样的心境下,通过对自然美景的描绘,以及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表达了对简单、自由生活的向往与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