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危亭重建
宋·范成大
昔日危亭迹已陈,我来聊试运风斤。
亭前亭后皆修竹,水北水南尽绿云。
山色四时常改易,水声终古自听闻。
此中真意谁能解,独倚危栏看落曛。
作者及朝代
作者:范成大
朝代:南宋
作者简介
范成大(1126年-1193年),字致能,号石湖居士,吴郡(今江苏苏州)人,南宋著名诗人、文学家、官员,他早年仕途坎坷,后曾任地方官,政绩显著,晚年退隐石湖,致力于文学创作,范成大的诗作题材广泛,风格清新自然,尤其擅长田园诗,与杨万里、陆游、尤袤并称“南宋中兴四大诗人”。
译文
昔日的危亭已经陈旧不堪,痕迹难寻,我来到这里,姑且试着运用我的才情(风斤,比喻才情或技艺)来重建它,亭前亭后都是修长的竹子,水的北面南面都覆盖着绿色的云雾(比喻茂密的植被),山色随着四季的更迭而变化,水声自古以来就一直在耳边回响,这里面的真正意境谁能理解呢?我独自倚靠在危亭的栏杆上,看着夕阳缓缓落下。
释义
这首诗通过描述重建危亭的过程和周围的自然景色,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对过往岁月的感慨,诗中“运风斤”比喻诗人运用自己的才情进行创作,而“修竹”、“绿云”等意象则描绘了一幅宁静而美丽的自然画卷,诗人通过描绘四季变换的山色和永恒的水声,表达了对自然永恒之美的赞叹,同时也流露出一种孤独而深沉的情感。
赏析
这首诗以重建危亭为引子,巧妙地融入了诗人对自然、历史和人生的深刻思考,诗中“昔日危亭迹已陈”一句,既点明了危亭的历史背景,又暗示了时间的流逝和岁月的沧桑,而“我来聊试运风斤”则展现了诗人勇于尝试、敢于创新的精神,接下来的几句,诗人通过对自然景色的细腻描绘,进一步烘托出危亭所处的优美环境,同时也寄托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无限向往和热爱。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创作于范成大晚年退隐石湖期间,在仕途坎坷、人生阅历丰富的背景下,诗人对自然、历史和人生有了更深刻的感悟,他通过重建危亭这一行为,不仅表达了对过往岁月的怀念和感慨,也寄托了对未来生活的美好期望,诗人也通过这首诗向读者展示了他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