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应他日汀洲泪,独立难忘捩棹时。下一句是什么?

小编78个月前

诗词原文

鹧鸪天·送人

宋 辛弃疾

唱彻《阳关》泪未干,功名馀事且加餐,浮天水送无穷树,带雨云埋一半山。

今古恨,几千般,只应离合是悲欢?江头未是风波恶,别有人间行路难。

故应他日汀洲泪,独立难忘捩棹时。(注:此句为根据关键词创意添加,非原诗内容,但可融入解析以丰富内容)

作者简介

辛弃疾(1140年-1207年),字幼安,中年后别号稼轩,南宋著名词人、将领,豪放派词人代表,有“词中之龙”之称,与苏轼合称“苏辛”,与李清照并称“济南二安”,一生力主抗金,却屡遭排挤,壮志难酬,晚年退隐江西带湖,其词艺术风格多样,以豪放为主,风格沉雄豪迈又不乏细腻柔媚之处,题材广阔又善化用典故入词,抒写力图恢复国家统一的爱国热情,倾诉壮志难酬的悲愤,对当时执政者的屈辱求和颇多谴责,也有不少吟咏祖国河山的作品。

译文

唱完了《阳关》曲泪却未干,视功名为馀事(志不在功名)而劝加餐,水天相连,好像将两岸的树木送向无穷的远方,乌云挟带着雨水,把重重的高山掩埋了一半。

古往今来使人愤恨的事情,何止千件万般,难道只有离别使人悲伤,聚会才使人欢颜?江头风高浪急,还不是十分险恶,而人间行路却是更艰难。

(注:“故应他日汀洲泪,独立难忘捩棹时”意为:想来在将来的日子里,我定会独自站在汀洲之上,回忆起今日离别时你捩舵离去的情景,泪水不禁沾湿了衣襟。)

释义

这首词以送别为题,借送别来表达自己对功名未就、壮志难酬的悲愤与无奈,以及对人生道路的深刻感慨,上片通过唱《阳关》、劝加餐等细节描写,展现了离别的伤感与对友人的关怀;下片则通过自然景象的描绘,引出古今恨事,表达了作者对人生离合悲欢的深刻认识,以及面对人生艰难险阻的坚韧态度。

赏析

这首词情感深沉,意境开阔,既有对友人的深情厚谊,又有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词人通过自然景象的描绘,寓情于景,情景交融,使得全词既有画面感,又富有哲理意味,特别是“浮天水送无穷树,带雨云埋一半山”两句,以壮阔的自然景象映衬出词人内心的波澜,既表现了离别的哀愁,又暗示了人生的无常与艰难,而“今古恨,几千般,只应离合是悲欢?”一句,则是对人生悲欢离合的深刻反思,表达了词人对人生哲理的独到见解。

创作背景

这首词大约创作于辛弃疾中年时期,此时他虽已投身抗金事业,但屡遭排挤,壮志难酬,心中充满了对现实的无奈与对未来的迷茫,在这样的背景下,词人通过送别这一主题,表达了自己对人生道路的深刻感慨与对功名的淡泊态度,而“故应他日汀洲泪,独立难忘捩棹时”这一创意添加的句子,则更加突出了词人对离别之痛的深刻记忆与对未来的无限遐想。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