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访书归乡
朝代:宋代
作者:陆游
访求合有遗文在,归与乡闾共讨论。
古壁灯青心苦辛,遗编未读泪沾巾。
书传四海文章伯,名重三朝社稷臣。
欲问遗风今几许,空余故宅草萋萋。
作者简介
陆游(1125年-1210年),字务观,号放翁,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南宋著名文学家、史学家、爱国诗人,陆游一生笔耕不辍,诗词文俱有很高成就,其诗语言平易晓畅、章法整饬谨严,兼具李白的雄奇奔放与杜甫的沉郁悲凉,尤以饱含爱国热情对后世影响深远,陆游亦有史才,他的《南唐书》,“简核有法”,史评色彩鲜明,具有很高的史料价值。
译文
我四处访求,想必会有先贤的遗文留存,归来后与乡亲们一同讨论学习,在那古旧的墙壁前,青灯之下,我苦读着那些遗留下来的书籍,心中充满了艰辛,还未读完这些珍贵的文献,我的泪水就已经沾湿了衣襟,这些书籍传遍了四海,让文章大家们赞叹不已,而作者也是名重一时的社稷之臣,我想询问那些遗留下来的风范还有多少留存,却只见先贤的故居已经长满了荒草,一片凄凉。
释义
这首诗表达了陆游对古代文献的珍视和对先贤的敬仰之情,他四处访求遗文,归来后与乡亲们共同讨论,体现了对知识的渴求和对文化传承的重视,他也感叹先贤的故居已经荒废,遗风难寻,表达了对历史变迁的感慨和对文化传承的担忧。
赏析
这首诗以访书归乡为主题,通过描绘陆游访求遗文、苦读遗编、感叹遗风的情景,展现了他对古代文化的热爱和对先贤的敬仰,诗中“古壁灯青心苦辛”一句,生动地描绘了陆游在青灯下苦读的情景,表现了他对知识的渴求和对文化传承的执着,而“遗编未读泪沾巾”一句,则表达了他对先贤遗文的珍视和感动,最后两句“欲问遗风今几许,空余故宅草萋萋”则通过对比先贤故居的荒凉和遗风的难寻,表达了对历史变迁的感慨和对文化传承的担忧。
创作背景
陆游生活在一个动荡不安的时代,南宋朝廷偏安一隅,国家面临着严重的外患和内忧,在这样的背景下,陆游深感国家文化的传承和发扬至关重要,他四处访求遗文,希望通过学习和传承先贤的文化遗产,来激发人们的爱国热情和文化自信,这首诗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创作而成的,它表达了陆游对古代文化的热爱和对先贤的敬仰,同时也表达了他对历史变迁的感慨和对文化传承的担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