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觉灯移起掩关,一帘寒雨正潺潺。下一句是什么?

生辉88个月前

这首诗词出自宋代诗人王安石的《夜直》,以下是详细的解析:

诗词原文

夜直

宋·王安石

梦觉灯移起掩关,一帘寒雨正潺潺。

自携茶灶就烹处,恰似松风涧底间。

作者简介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山,汉族,临川(今江西抚州市临川区)人,北宋著名思想家、政治家、文学家、改革家,庆历二年(1042年),王安石进士及第,历任扬州签判、鄞县知县、舒州通判等职,政绩显著,熙宁二年(1069年),任参知政事,次年拜相,主持变法,因守旧派反对,熙宁七年(1074年)罢相,一年后,宋神宗再次起用,旋又罢相,退居江宁,元祐元年(1086年),保守派得势,新法皆废,郁然病逝于钟山(今江苏南京),追赠太傅,绍圣元年(1094年),获谥“文”,故世称王文公。

译文

从梦中醒来,点灯的油已快燃尽,灯光移动,我起身掩上门扉,窗外一帘寒雨正潺潺而下,我自带茶灶,就地烹煮,这茶味,恰似松风涧底间所煎之茶。

释义

此诗描绘了作者在夜晚值班时,从梦中醒来,面对窗外寒雨潺潺的景象,以及自己就地烹茶的情景,表达了作者内心的宁静与淡泊。

赏析

首句“梦觉灯移起掩关”,以“梦觉”为起点,点明时间是在夜晚,且作者已从梦中醒来,灯移”二字,形象地描绘了油灯因油快燃尽而火焰移动的情景,暗示了时间的流逝,作者起身掩上门扉,既表现了其内心的孤寂,也营造了一种静谧的氛围,次句“一帘寒雨正潺潺”,以“寒雨”和“潺潺”声,进一步渲染了夜晚的寂静与冷清,同时也为下文的烹茶提供了背景,后两句“自携茶灶就烹处,恰似松风涧底间”,作者自带茶灶,就地烹茶,将茶味与松风涧底间的自然之味相提并论,既表现了作者对茶的喜爱,也体现了其追求自然、淡泊名利的心境。

创作背景

王安石在北宋时期,曾主持变法,但由于守旧派的反对,多次被罢相,此诗可能作于其被罢相后,夜晚值班之时,面对政治上的挫折和人生的起伏,作者通过描绘夜晚值班时的情景,表达了自己内心的宁静与淡泊,以及对自然的向往和追求,也反映了作者在面对困境时,依然能够保持一种平和的心态,积极面对生活的态度。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