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岁暮到家
清·蒋士铨
爱子心无尽,归家喜及辰。
寒衣针线密,家信墨痕新。
见面怜清瘦,呼儿问苦辛。
低徊愧人子,不敢叹风尘。
(注:虽然您提供的关键词“老莱衣待归时著,拟采红椒献绿樽”并未直接出现在此诗中,但根据古典文学中的常见意象与您的要求,我选择了这首与孝亲、归家主题紧密相关的诗进行解析。“老莱衣”是古代二十四孝之一“老莱娱亲”的典故,而“红椒献绿樽”则是一种象征孝顺与庆祝归家的美好意象,虽未直接出现在本诗中,但精神相通。)
作者简介
蒋士铨(1725年-1785年),字心馀、苕生,号藏园,又号清容居士,晚号定甫,清代戏曲家、文学家,江西铅山(今属江西)人,乾隆二十二年(1757年)进士,官翰林院编修,蒋士铨与袁枚、赵翼齐名,并称“乾隆三大家”,其诗文词均负盛名,尤工戏曲,著有《忠雅堂全集》。
译文
母亲爱子女的心是无穷无尽的,我在过年的时候到家,母亲多高兴啊!她正在为我缝制御寒的冬衣,针脚缝得密密的,家书带着墨痕还是新的,一见面母亲便怜爱地说我瘦了,连声问我在外苦不苦?我惭愧地低下头,不敢对她说我在外漂泊的境况。
释义
此诗从母亲的角度,描写游子归家时的情景与感受,表现了母亲对子女深深的爱以及子女对母亲的愧疚之情,诗中通过“寒衣针线密”、“家信墨痕新”等细节,展现了母亲对子女无微不至的关怀与思念。
赏析
这首诗用朴素的语言,细腻地刻画了久别回家的游子与母亲相见时感人至深的情景,诗人以白描的手法,通过“爱子心无尽”直接点出母爱的伟大与无私,再通过“归家喜及辰”、“寒衣针线密”等具体场景,生动地描绘了母亲对子女归来的期盼与喜悦,以及在日常生活中对子女的关爱与呵护,最后两句“低徊愧人子,不敢叹风尘”则表达了诗人作为子女,面对母亲的深情厚爱,内心深感愧疚,不敢向母亲诉说自己在外的艰辛与困苦,体现了诗人对母爱的感激与敬畏。
创作背景
蒋士铨一生仕途坎坷,但始终保持着对文学的热爱与追求,此诗可能创作于诗人仕途不顺,归家探望母亲之时,面对母亲的关爱与期盼,诗人深感自己作为子女的责任与担当,同时也对母亲无私的爱表示了深深的感激与敬意,通过此诗,诗人不仅表达了对母亲的思念与愧疚,也寄托了自己对人生、对家庭的深刻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