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鬓青青未忍髡,韦编暗被蠹鱼吞。全诗是什么?

春秋108个月前

诗词原文

读书

宋·刘克庄

两鬓青青未忍髡,韦编暗被蠹鱼吞。

灯前目力虽非昔,犹课蝇头夜继晡。

作者及朝代

作者:刘克庄(1187年—1269年)

朝代:南宋

作者简介

刘克庄,字潜夫,号后村,福建莆田人,南宋著名文学家、诗人、词人,他一生仕途坎坷,但文学成就颇高,是南宋后期的重要诗人之一,与陆游、杨万里等人齐名,刘克庄的诗风多样,既有豪放不羁的一面,也有细腻温婉之作,其作品多反映社会现实和个人情感,具有深刻的思想性和艺术性。

译文

两鬓的青丝尚且不忍剃去,书卷却因虫蛀而被侵蚀,虽然灯前的视力已不如从前,但仍坚持在夜晚继续阅读细小的文字。

释义

两鬓青青未忍髡:形容诗人年岁虽长,但两鬓的青丝还未剃去,表示他仍保持着年轻时的热情和活力,不愿因年老而放弃学习和追求。

韦编暗被蠹鱼吞:韦编指古代用竹简或木简写成的书,蠹鱼是一种蛀书的小虫,这句诗描绘了书籍因年代久远而被虫蛀的情景,暗示了时间的流逝和知识的珍贵。

灯前目力虽非昔:指诗人现在灯下阅读的视力已不如从前,反映了岁月的无情和身体的衰老。

犹课蝇头夜继晡:课指学习,蝇头指细小的文字,晡指傍晚,这句诗表达了诗人虽然视力下降,但仍坚持在夜晚学习,体现了他的勤奋和毅力。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绘诗人读书的情景,展现了诗人对知识的热爱和对学习的执着,首句“两鬓青青未忍髡”以形象的描写表达了诗人不愿因年老而放弃学习的决心;次句“韦编暗被蠹鱼吞”则通过书籍被虫蛀的情景,暗示了时间的流逝和知识的珍贵;后两句“灯前目力虽非昔,犹课蝇头夜继晡”则进一步突出了诗人勤奋学习的精神,即使视力下降,也坚持在夜晚学习,整首诗语言质朴,情感真挚,富有感染力。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刘克庄在晚年时期创作的,反映了他晚年生活的真实写照,刘克庄一生仕途坎坷,但始终保持着对知识的热爱和对学习的执着,在晚年时期,他虽然视力下降,但仍坚持阅读和学习,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为后人留下更多的精神财富,这首诗正是他这种精神的真实写照,也是他对后人的一种鞭策和激励。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