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古诗出自宋代诗人范成大的《秋日田园杂兴》,以下是完整的诗词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
诗词原文
秋日田园杂兴
宋 范成大
綵丝疑效肠如缕,纨扇应怜鬓欲星。
秋来处处割禾黍,一夜新霜著瓦轻。
作者简介
范成大(1126年-1193年),字致能,号石湖居士,吴郡(今江苏苏州)人,南宋著名诗人、文学家、官员,他早年仕途不顺,后任地方官,政绩显著,晚年退居石湖,致力于文学创作,范成大的诗作以反映农村生活和社会现实为主,风格清新自然,语言平易近人,是南宋田园诗的杰出代表。
译文
彩丝仿佛编织着绵绵情思,如同细长的肠子一般;精美的纨扇也应怜惜那即将斑白的鬓发,秋天到来,到处都在收割稻谷和高粱,一夜之间,新降的霜轻轻地覆盖在屋瓦之上。
释义
首句“綵丝疑效肠如缕”以彩丝比喻内心的情思,形容情感细腻而复杂;次句“纨扇应怜鬓欲星”则通过纨扇与鬓发的对比,表达了时光流逝、青春不再的感慨,后两句则描绘了秋日田园的丰收景象和新霜降临的自然景观。
赏析
这首诗以秋日田园为背景,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农村生活的真实场景,前两句以彩丝和纨扇为象征,巧妙地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青春易逝的感慨,后两句则通过描绘秋日的丰收和新霜的降临,展现了田园生活的宁静与美好,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既有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又有对田园风光的赞美与向往。
创作背景
范成大在晚年退居石湖后,致力于文学创作,尤其是田园诗的创作,他深入农村生活,亲身体验农民的辛勤劳动和丰收的喜悦,同时也感受到了时光流逝、青春不再的无奈与感慨,这首诗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创作而成的,它既是诗人对田园生活的真实写照,也是他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感受到范成大对田园生活的热爱与向往,以及他对人生无常的深刻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