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江村晚眺
宋·戴复古
江头落日照平沙,
潮退渔船阁岸斜。
白鸟一双临水立,
见人惊起入芦花。
隔浦邻舟归欲尽,
渔歌声断一天秋。
作者及朝代
戴复古(1167年-约1248年),字式之,常居南塘石屏山,故自号石屏、石屏樵隐,天台黄岩(今属浙江台州)人,南宋著名江湖诗派诗人,一生不仕,浪游江湖,后隐居乡野,以诗名世,有《石屏诗集》、《石屏词》等传世。
作者简介
戴复古出身贫寒,但聪颖过人,自幼酷爱文学,他一生未入仕途,以布衣身份游历四方,广泛接触社会底层,其作品多反映人民疾苦和社会现实,风格质朴自然,情感真挚深沉,戴复古的诗歌在当时及后世都有较大影响,是南宋江湖诗派的重要代表人物之一。
译文
夕阳照耀着江头,金色的余晖洒在平坦的沙滩上,潮水退去后,渔船倾斜地停靠在岸边,一对白鸟静静地站在水边,当看到有人靠近时,它们惊慌地飞起,钻入了茫茫的芦花丛中,隔着河浦,邻近的船只几乎都已归航完毕,渔歌的声音也戛然而止,整个天空仿佛都被秋天的气息所笼罩。
释义
这首诗描绘了江村傍晚时分的宁静景象,通过夕阳、渔船、白鸟、芦花等元素,营造出一种宁静而略带孤寂的氛围,特别是“隔浦邻舟归欲尽,渔歌声断一天秋”两句,既表现了渔舟归航的场景,又通过渔歌的消失,暗示了秋天的来临和时间的流逝,给人以无限的遐想。
赏析
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江村晚景,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敏锐感知和深刻感悟,前两句通过夕阳、潮水、渔船等自然景象的描绘,营造出一种宁静祥和的氛围;后两句则通过白鸟惊飞、渔舟归尽、渔歌断绝等动态场景的刻画,进一步增强了诗歌的层次感和立体感,特别是“隔浦邻舟归欲尽,渔歌声断一天秋”两句,不仅表现了渔舟归航的生动场景,还通过渔歌的消失,巧妙地传达了诗人对秋天来临的感慨和对时间流逝的无奈,整首诗意境深远,情感真挚,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戴复古在游历四方、深入民间生活的过程中创作的,他通过对江村晚景的细致观察,将所见所感融入诗中,表达了对自然美的热爱和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在南宋时期,社会动荡不安,人民生活困苦,戴复古的诗歌往往反映了这种社会现实和人民疾苦,在这首诗中,他并没有直接抒发对现实的不满和忧虑,而是通过描绘自然景象和抒发个人情感的方式,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感悟,这种表达方式既体现了戴复古作为江湖诗派诗人的独特风格,也展示了他作为一位文学家的深厚功底和敏锐洞察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