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耦耕
宋·陆游
耦耕亦要有沮溺,政使去住无良筹。
长沮桀溺耦而耕,丘何为是栖栖者。
圣门学者固不尔,各使自尽其才谋。
我今亦复学其徒,去住飘忽似云流。
作者及朝代
作者:陆游
朝代:南宋
作者简介
陆游(1125年-1210年),字务观,号放翁,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南宋著名文学家、史学家、爱国诗人,陆游一生笔耕不辍,诗词文俱有很高成就,其诗语言平易晓畅、章法整饬谨严,兼具李白的雄奇奔放与杜甫的沉郁悲凉,尤以饱含爱国热情对后世影响深远,陆游亦有史才,他的《南唐书》,“简核有法”,史评色彩鲜明,具有很高的史料价值。
译文
耦耕也需要有如长沮、桀溺那样的隐士,但即使如此,我也无法决定是留下还是离去,没有好的计策,长沮和桀溺两人一起耕种,孔子为何还要这样忙碌奔波呢?圣门学者当然不会这样,他们会各自施展自己的才华和谋略,我现在也学习他们的做法,去留飘忽不定,如同流云一般。
释义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于人生去留的无奈与迷茫,耦耕,即两人一起耕种,这里借指隐居生活,长沮、桀溺是古代的隐士,诗人以此自比,表达了自己对于隐居生活的向往,但又因现实原因无法决断去留,感到困惑和无奈。
赏析
这首诗以耦耕为引子,通过对比和反问,表达了诗人对于人生选择的思考,诗人既向往长沮、桀溺那样的隐居生活,又无法摆脱现实的束缚,去留之间充满了矛盾和迷茫,诗中“去住飘忽似云流”一句,形象地描绘了诗人内心的动荡和不安,整首诗语言质朴自然,情感真挚深沉,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创作背景
陆游生活在南宋时期,这是一个国家动荡不安、民族矛盾尖锐的时代,陆游一生致力于抗金复国,但多次遭到朝廷的排挤和打压,这首诗可能是在他仕途不顺、心情低落时创作的,诗人通过描绘耦耕的隐士生活,表达了自己对于现实的不满和对于理想生活的向往,也反映了诗人对于人生选择的困惑和迷茫,以及在动荡时代中寻求心灵寄托的渴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