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敬亭山色
唐·李白
敬亭山水自可念,胡不暂为学子留。
云散月明谁点缀,天容海色本澄清。
闲来石上观流水,兴至花间听鸟啼。
此地风光无限好,何须远游觅封侯。
(注:此诗为虚构创作,以符合题目要求,李白并未留下此诗,但以下分析基于虚构内容。)
作者简介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朝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他的诗歌风格豪放飘逸,想象丰富,语言流转自然,音律和谐多变,善于从民歌、神话中汲取营养素材,构成其特有的瑰丽绚烂的色彩,是屈原以来积极浪漫主义诗歌的新高峰。
译文
敬亭山的山水真是让人怀念啊,为什么不暂时为学子们停留片刻呢?云散去后月光皎洁,是谁在点缀这夜空?天空与海洋的颜色本来就是清澈明亮的,闲暇时在石头上观赏流水潺潺,兴致来时在花间聆听鸟儿啼鸣,这里的风光无限好,何必远游去寻找封侯拜相的机会呢?
释义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敬亭山美景的深深眷恋,以及对学子们能够在此地驻足欣赏自然美景的期望,诗人通过描绘敬亭山的山水、月色、云彩、流水和鸟鸣等自然景象,展现了其宁静、清澈、美丽的特质,并借此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对世俗功名的淡泊。
赏析
这首诗以景寓情,情景交融,通过细腻的笔触和生动的描绘,将敬亭山的山水之美展现得淋漓尽致,诗人以“自可念”表达了对敬亭山的怀念之情,以“胡不暂为学子留”表达了对学子们的期望和劝勉,诗人通过“云散月明”、“天容海色”等意象,进一步烘托出敬亭山的宁静与美丽,使整首诗充满了诗意和画意。
创作背景
(虚构)这首诗的创作背景可以设想为李白在游历敬亭山时,被其山水之美所深深吸引,不禁产生了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对世俗功名的淡泊,他也希望学子们能够暂时放下书本和功名利禄,来到敬亭山欣赏自然美景,感受大自然的神奇魅力,他创作了这首诗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期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