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种竹记
朝代:宋代
作者:陆游
前年种竹为久计,作记曾笑黄冈楼。
青翠渐成林影密,幽篁深处鸟声幽。
风来摇曳生凉意,月照疏疏映小舟。
莫道此君无用处,岁寒时节见忠贞。
作者简介
陆游(1125年-1210年),字务观,号放翁,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南宋著名文学家、史学家、爱国诗人,陆游一生笔耕不辍,诗词文俱有很高成就,其诗语言平易晓畅、章法整饬谨严,兼具李白的雄奇奔放与杜甫的沉郁悲凉,尤以饱含爱国热情对后世影响深远,陆游亦有史才,他的《南唐书》,“简核有法”,史评色彩鲜明,具有很高的史料价值。
译文
前年我种下竹子是为了长远的打算,当时还曾写一篇记文嘲笑过黄冈楼的短视,青翠的竹子已渐渐长成茂密的竹林,幽深的竹林里鸟鸣声清脆悠扬,微风吹过,竹子摇曳生姿,带来阵阵凉意;月光照耀下,稀疏的竹影映在小舟之上,不要说这些竹子没有用处,到了岁寒时节,它们才会展现出忠贞不渝的品格。
释义
这首诗通过描述种竹的过程和竹林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竹子坚韧不拔、忠贞不渝品格的赞美,首句“前年种竹为久计”点明了种竹的初衷,次句“作记曾笑黄冈楼”则以自嘲的方式表达了诗人对长远眼光的自信,后四句则通过描绘竹林的景象和竹子的品格,进一步强化了这一主题。
赏析
这首诗以种竹为线索,通过对比和象征的手法,展现了诗人对竹子品格的赞美和对忠贞不渝精神的追求,首联以“前年种竹”与“作记曾笑”相对照,既表明了诗人的远见卓识,又暗示了世俗的短视,颔联和颈联则通过描绘竹林的青翠茂密、鸟声悠扬以及风摇月映的景象,营造了一种清幽雅致的氛围,进一步突出了竹子的美好品格,尾联则以“岁寒时节见忠贞”作结,点明了竹子的忠贞不渝和坚韧不拔的品格,也寄托了诗人对忠贞精神的向往和追求。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创作于陆游晚年时期,当时他身处南宋末年,国家动荡不安,外有强敌侵扰,内有奸臣当道,在这样的背景下,陆游通过种竹和赞美竹子的品格,表达了自己对忠贞不渝精神的追求和对国家未来的担忧,他也通过自嘲和对比的手法,讽刺了那些目光短浅、只顾眼前利益的人,进一步凸显了自己对长远眼光和坚定信念的坚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