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劳客鱼赪尾,塞北逐臣乌白头。的解释

生辉118个月前

这首诗词出自唐代诗人刘长卿的《送裴郎中贬吉州》,以下是诗词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

诗词原文

江南劳客鱼赪尾,塞北逐臣乌白头。

迢递长江萦楚甸,迢迢远树入秦楼。

白云雁影遥相送,明月山光共一楼。

此夜相思君不见,今宵何处梦魂游。

作者及朝代

刘长卿(约726年—约786年),字文房,唐代著名诗人,河间(今属河北)人,他擅长五言诗,自诩为“五言长城”,性格刚直,仕途坎坷,两度被贬,他的诗作多抒发政治失意之感,也有反映离乱之作,风格含蓄深沉,语言凝练自然。

作者简介

刘长卿生活在唐代由盛转衰的时期,他的诗歌深受时代影响,多抒发个人遭遇与时代变迁的感慨,他的五言诗尤为出色,情感真挚,意境深远,是唐代诗坛上的一位重要诗人。

译文

江南的旅人如同劳累的鱼,尾巴赤红;塞北的被贬官员,头发已经斑白,长江蜿蜒曲折,环绕着楚地的田野;远处的树木连绵不断,一直延伸到秦地的楼阁,白云与雁影遥遥相送,明月与山光共同映照在一座楼上,今夜我思念你,你却看不见;今晚我的梦魂会游向何方呢?

释义

首联以“鱼赪尾”比喻江南劳客的辛苦,以“乌白头”比喻塞北逐臣的衰老,形象生动,颔联描绘长江萦绕楚甸、远树入秦楼的景象,寓含离别的愁绪,颈联以白云、雁影、明月、山光等自然景物,烘托出离别的氛围,尾联则直接抒发相思之情,表达了对友人的深深怀念。

赏析

这首诗以送别为主题,通过描绘自然景物和比喻手法,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深厚情谊和离别的不舍,诗中情感真挚,意境深远,语言凝练自然,是一首优秀的送别诗,特别是首联的比喻手法,生动形象地描绘了江南劳客和塞北逐臣的艰辛与衰老,为全诗奠定了感伤的氛围。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刘长卿为送别被贬的友人裴郎中而作,裴郎中因故被贬至吉州(今江西吉安),刘长卿在送别之际,写下这首诗以表达对他的同情和不舍,诗中通过描绘江南与塞北的景象,以及自然景物的烘托,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深深怀念和祝福,也反映了唐代社会政治动荡、仕途坎坷的现实背景。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