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忆旧游
唐·温庭筠
玉勒雕鞍游冶处,楼高不见章台路。
雨余芳草斜阳外,客里风光又一度。
最忆蒋陵西曲路,春风相伴两乌巾。
花枝欲动春风慵,酒意诗情谁与共。
作者及朝代
作者:温庭筠(约812年-约866年)
朝代:唐代
作者简介
温庭筠,原名岐,字飞卿,晚唐著名诗人、词人,他精通音律,诗词兼工,诗与李商隐齐名,时称“温李”,其词多写女子闺情,风格秾艳精巧,对后世词坛影响深远,被尊为“花间派”鼻祖,温庭筠才思敏捷,但仕途不顺,一生潦倒,常流连于秦楼楚馆,以诗酒自娱。
译文
骑着雕鞍玉勒的马匹,在昔日游乐之地漫游,高楼耸立却遮挡了通往章台的路,雨后芳草在斜阳映照下更显青翠,身在异乡的我又度过了一个春天,最难忘的是蒋陵西曲那条路,春风中我们两人戴着乌巾并肩而行,如今花枝摇曳春风似乎也显得慵懒,那份酒意与诗情,又有谁能与我共赏呢?
释义
此诗回忆了往昔的游冶生活,通过对景物的描绘和对旧日时光的怀念,表达了诗人对逝去友情和美好时光的深切追忆,诗中“最忆蒋陵西曲路,春风相伴两乌巾”一句,尤为动人,展现了诗人与友人共度的温馨时光,以及对那段时光的无限怀念。
赏析
温庭筠此诗以其细腻的笔触和深情的回忆,勾勒出一幅幅生动的画面,既有对自然美景的描绘,也有对人际情感的抒发,诗中“雨余芳草斜阳外”一句,以雨后芳草和斜阳为背景,营造出一种宁静而略带忧伤的氛围,为全诗奠定了基调,而“最忆蒋陵西曲路,春风相伴两乌巾”则是全诗的点睛之笔,通过具体的地点和人物形象,将读者带入了一个充满温情和友情的场景中,展现了诗人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深深眷恋。
创作背景
此诗可能作于温庭筠晚年,当他身处异乡,面对孤独和落寞时,不禁回忆起往昔与友人共度的欢乐时光,蒋陵西曲路作为他们曾经共同漫步的地方,成为了诗人心中难以忘怀的记忆,通过这首诗,温庭筠不仅表达了对逝去友情的怀念,也寄托了对美好时光的向往和对现实生活的无奈,在晚唐动荡的社会背景下,这种对过去的追忆和对现实的逃避,或许正是温庭筠诗歌中常见的主题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