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陂潭水绕花身,渌净分明照得人。下一句是什么?

梦梦108个月前

这首诗词出自北宋诗人王安石的《北陂杏花》,以下是完整的诗词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

诗词原文

北陂杏花

宋·王安石

一陂潭水绕花身,渌净分明照得人。

自是寻芳已较迟,何须惆怅怨芳时。

(注:原诗中实际有两联,但关键词“一陂潭水绕花身,渌净分明照得人”仅出现在前联,为保持与问题的一致性,这里主要解析前联,并附带提及全诗背景。)

作者简介

王安石(1021年-1086年),字介甫,号半山,北宋时期政治家、文学家、思想家、改革家,他主张变法革新,是北宋变法运动的主要推动者之一,在文学上,他也有很高的成就,是唐宋八大家之一,作品以散文和诗歌见长,风格峻切峭拔,语言简练遒劲,晚年诗风含蓄深沉、深婉不迫,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

译文

一池碧绿的春水环绕着杏树,预示着勃发的生机,明净清澈的水面倒映出杏树的身影,妖艳绚丽的美景异常清晰。

(后联译文:我虽然因为忙于变法革新而赏花较晚,但何必为那错过美好时光而惆怅呢?)

释义

“一陂潭水绕花身”描绘了杏花被一池碧绿的春水环绕的景象,表现出杏花的生机与活力;“渌净分明照得人”则进一步强调了水面的清澈明亮,能够清晰地映照出杏树的身影,同时也隐含了诗人内心的纯净与明澈。

赏析

这首诗以杏花为题材,通过描绘杏花在清澈潭水旁的美丽景象,表达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赞美和向往,前两句“一陂潭水绕花身,渌净分明照得人”以生动的笔触描绘了杏花的娇艳与潭水的清澈,营造出一种清新脱俗的意境,后两句则通过抒发诗人因忙于变法而赏花较晚的感慨,表现出他豁达乐观的人生态度,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既有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也有对人生哲理的感悟。

创作背景

王安石在北宋时期积极推行变法革新,致力于改善国家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的状况,他的变法措施也遭到了不少保守派的反对和阻挠,在这首诗的创作背景中,王安石可能正处于变法革新的艰难时期,内心充满了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他通过描绘杏花在清澈潭水旁的美丽景象,表达了自己对变法革新的坚定信念和对美好未来的憧憬,他也通过抒发自己因忙于变法而赏花较晚的感慨,表现出自己豁达乐观的人生态度和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感悟。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