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势周遭围水国,城门严峻俯汤池。的释义

春秋108个月前

诗词原文

登金陵凤凰台

唐·李白

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

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

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鹭洲。

山势周遭围水国,城门严峻俯汤池。

作者及朝代

作者:李白

朝代:唐代

作者简介

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是唐代著名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尊称为“诗仙”,他的诗歌风格豪放飘逸,想象丰富,语言清新自然,是唐代诗歌的杰出代表之一,李白一生游历四方,留下了大量脍炙人口的诗篇,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译文

凤凰台上曾经有凤凰来游,凤去台空只有江水依旧东流。

吴国昔日繁华的宫廷已经荒芜,东晋的一代风流人物也早已进入坟墓。

三山云雾中隐隐约约露出半截,白鹭洲把秦淮河分隔成两条河流。

山峦环绕着金陵城,城郭巍峨,城门高耸,俯瞰着护城河。

释义

这首诗通过描绘凤凰台的景象,抒发了诗人对往昔繁华不再、历史变迁的感慨。“山势周遭围水国,城门严峻俯汤池”两句,形象地描绘了金陵城(今南京)的地理环境和城防设施,展现了其雄伟壮观的景象。

赏析

这两句诗以精炼的语言和生动的意象,展现了金陵城的独特风貌。“山势周遭围水国”一句,通过“山势”与“水国”的对比,突出了金陵城依山傍水的地理优势,同时也暗示了其作为古代军事重镇的重要地位。“城门严峻俯汤池”一句,则通过“严峻”和“俯”两个词,生动地描绘了城门的高耸和威严,以及护城河(汤池)的深邃和广阔,进一步增强了金陵城的雄伟气势。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李白在游历金陵时所作,当时,李白已经历了人生的许多波折和变故,对历史和现实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他登上凤凰台,俯瞰金陵城的壮丽景象,不禁感慨万千,于是写下了这首脍炙人口的诗篇,通过描绘金陵城的繁华与衰落,李白表达了对历史变迁的深刻思考和对现实世界的无奈感慨,这首诗也展现了李白作为一位浪漫主义诗人的独特风格和才华。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