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鹧鸪天·有客慨然谈功名因追念少年时事戏作
宋·辛弃疾
壮岁旌旗拥万夫,锦襜突骑渡江初。
燕兵夜娖银胡觮,汉箭朝飞金仆姑。
追往事,叹今吾,春风不染白髭须。
却将万字平戎策,换得东家种树书。
酒圣诗豪余事,平生用意最萧骚。
借令置之庙堂上,事业肯道风骚将。
作者及朝代
作者:辛弃疾(1140年5月28日-1207年10月3日)
朝代:南宋
作者简介
辛弃疾,字幼安,中年后别号稼轩,山东东路济南府历城县(今山东省济南市历城区)人,南宋官员、将领、文学家,豪放派词人,有“词中之龙”之称,与苏轼合称“苏辛”,与李清照并称“济南二安”,辛弃疾一生以恢复为志,却命运多舛,壮志难酬,但他始终没有动摇恢复中原的信念,而是把满腔激情和对国家兴亡、民族命运的关切、忧虑,全部寄寓于词作之中,其词艺术风格多样,以豪放为主,风格沉雄豪迈又不乏细腻柔媚之处,题材广阔又善化用典故入词,抒写力图恢复国家统一的爱国热情,倾诉壮志难酬的悲愤,对当时执政者的屈辱求和颇多谴责,也有不少吟咏祖国河山的作品,现存词六百多首,有词集《稼轩长短句》等传世。
译文
(后半部分针对关键词句)
酒圣诗豪只是我的副业,我平生真正的用意是最为洒脱不羁的,假使让我置身于朝廷之上,我所追求的事业又怎会仅仅局限于吟诗作赋的风流才子之列呢?
释义
借令:假使。
置之庙堂上:指置身于朝廷的高位。
事业肯道风骚将:意指我所追求的事业绝非仅仅是文学上的成就,而是有更大的抱负和理想。
赏析
这首词是辛弃疾晚年所作,表达了他对过往岁月的感慨和对未来的期许,特别是“借令置之庙堂上,事业肯道风骚将”这两句,更是展现了他不满足于仅仅作为文学家的身份,而是有着更为宏大的政治抱负和理想,他渴望能够为国家建功立业,实现自己的壮志豪情,这种情感在词中得到了深刻的体现,使得整首词充满了激昂和悲壮的色彩。
创作背景
辛弃疾一生以恢复中原为己任,但南宋朝廷的软弱和妥协让他深感失望,这首词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创作的,他通过回忆自己年轻时的英勇事迹和现在的境遇,表达了对国家命运的关切和对个人命运的无奈,他也通过这首词表达了自己对未来的期许和信念,即使身处逆境,也依然保持着对国家和民族的忠诚和热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