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题古墓
唐·李贺
白玉椁,黄金棺,
千年滞魄生辛酸。
古墓苍苍闭秋草,
寒食无人空自还。
作者简介
李贺,字长吉,唐代著名诗人,生于公元790年,卒于公元817年,他生活在中唐时期,以奇特的想象力和独特的艺术风格著称,被誉为“诗鬼”,李贺的诗作常常描绘幽奇冷峭的意境,表达对人生、历史及自然的深刻感悟,他的作品在唐代乃至后世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译文
白玉制成的椁,黄金铸就的棺,
千年滞留的魂魄,内心充满了辛酸。
古墓在苍茫中紧闭,秋草覆盖其上,
寒食节时无人祭拜,只能独自空回。
释义
这首诗描绘了古墓中奢华的葬具与千年滞留的魂魄的辛酸,以及古墓在苍茫岁月中的孤寂与凄凉,白玉椁与黄金棺象征着逝者生前的尊贵与奢华,但千年滞魄却透露出魂魄无法安息、内心辛酸的悲哀,古墓苍苍、秋草覆盖,进一步渲染了古墓的荒凉与孤寂,而寒食节时无人祭拜,更突显了逝者被遗忘的悲惨命运。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而富有象征意义的语言,描绘了古墓中逝者的悲惨命运,白玉椁与黄金棺的奢华与千年滞魄的辛酸形成鲜明对比,突显了生命的无常与死亡的悲哀,古墓的苍茫与秋草的覆盖,以及寒食节时无人祭拜的凄凉,进一步加深了这种悲哀的氛围,整首诗意境幽奇冷峭,语言凝练而富有感染力,充分展现了李贺独特的艺术风格。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创作于李贺游历或隐居期间,当他看到古墓中的奢华葬具与千年滞留的魂魄时,内心产生了深刻的感悟,他通过这首诗表达了对生命无常、死亡悲哀的深刻认识,以及对逝者被遗忘命运的同情与感慨,这首诗也反映了李贺对人生、历史及自然的深刻思考,展现了他独特的艺术才华和敏锐的观察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