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女泣兮湘竹斑,群臣归兮弓剑闲。的意思及出处

梦梦118个月前

诗词原文

湘夫人

唐·李商隐

湘水吟悲兮斑竹泪,二女泣兮湘竹斑。

烟波渺渺兮君不还,群臣归兮弓剑闲。

作者简介

李商隐,字义山,号玉溪生,又号樊南生,晚唐著名诗人,与杜牧合称“小李杜”,与温庭筠合称为“温李”,他的诗歌构思新奇,风格秾丽,尤其是一些爱情诗和无题诗写得缠绵悱恻,优美动人,他的诗也常含有深刻的讽刺和批判意味,反映了晚唐社会的种种矛盾。

译文

在湘水之畔,我吟唱着悲伤的歌曲,那湘妃竹上的斑点仿佛是二女的泪水所化,两位湘水女神在哭泣,使得湘竹上留下了斑斑泪痕,烟波浩渺,你却迟迟不归,群臣也已归家,弓箭与宝剑都闲置不用了。

释义

这首诗通过描绘湘水女神的哭泣和湘竹上的斑点,表达了诗人对逝去爱情的深深怀念和无尽的悲伤,通过“群臣归兮弓剑闲”一句,也暗示了诗人对时局的忧虑和对英雄无用武之地的感慨。

赏析

这首诗以湘水女神的哭泣为引子,巧妙地运用了湘妃竹的典故,将自然景物与人文情感相结合,营造出一种凄美动人的意境,诗人通过细腻的笔触,将二女的悲伤之情表现得淋漓尽致,使读者仿佛能听到她们的哭泣声,诗中的“烟波渺渺兮君不还”一句,也表达了诗人对远方爱人的深深思念和无奈之情,而“群臣归兮弓剑闲”一句,则进一步升华了诗歌的主题,使诗歌具有了更深刻的社会意义。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创作于李商隐的晚年时期,当时,唐朝已经走向衰落,社会动荡不安,诗人自己也经历了仕途的坎坷和爱情的挫折,在这样的背景下,诗人通过描绘湘水女神的哭泣和湘竹上的斑点,来表达自己对逝去爱情的怀念和对时局的忧虑,他也通过“群臣归兮弓剑闲”一句,来抒发自己对英雄无用武之地的感慨和对国家未来的担忧。

李商隐的这首《湘夫人》不仅是一首优美的爱情诗,更是一首具有深刻社会意义的诗歌,它通过细腻的笔触和巧妙的构思,将自然景物与人文情感相结合,营造出一种凄美动人的意境,使读者在品味诗歌的同时,也能感受到诗人对逝去爱情的怀念和对时局的忧虑。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