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鹧鸪天·雪照山城玉指寒
宋·刘著
雪照山城玉指寒,一声羌管怨楼间。
江南几度梅花发,人在天涯鬓已斑。
星点点,月团团,倒流河汉入杯盘。
梅花月边同笑语,不寻思灞桥诗句。
作者及朝代
刘著,字鹏南,舒州皖城(今安徽潜山)人,南宋词人,生于金朝,仕于北地,但心系宋朝,作品多抒发思乡之情及壮志难酬的悲愤。
作者简介
刘著生于金世宗大定年间,早年曾在金朝为官,后弃官南归,但未能到达南宋,而是流落北方,过着颠沛流离的生活,他的作品情感真挚,风格清丽,反映了其身处异乡的孤独与对故国的深深怀念。
译文
雪光照耀下的山城显得格外清冷,手指也因寒冷而显得苍白,楼间传来羌笛的声声哀怨,江南的梅花已经几度开放,而我却依然漂泊在天涯,两鬓已经斑白。
夜空中星星点点,月亮圆圆满满,银河仿佛倒流进了杯盘之中,在梅花与月光下,我们欢声笑语,不再去回想那灞桥边令人伤感的诗句。
释义
这首词通过描绘雪夜山城、羌管哀怨、江南梅花等意象,表达了词人对故乡的深切思念和自身漂泊无依的感慨,词中“梅花月边同笑语”一句,展现了词人在艰难困苦中仍能保持乐观的心态,与友人共赏美景,享受片刻的欢愉,而“不寻思灞桥诗句”则暗示了词人不再沉溺于过去的伤感,而是选择向前看,珍惜眼前的美好。
赏析
这首词以景寓情,情景交融,语言优美,意境深远,词人巧妙地运用了“雪”、“羌管”、“梅花”、“月亮”等意象,营造出一种清冷而又温馨的氛围,通过对比“江南几度梅花发”与“人在天涯鬓已斑”,突出了词人内心的孤独与无奈,而“梅花月边同笑语”一句,则展现了词人在逆境中的乐观与坚韧,使整首词充满了积极向上的力量。
创作背景
这首词可能创作于刘著流落北方期间,当时,词人远离故乡,身处异乡,饱受战乱之苦,在这样的背景下,词人通过描绘雪夜山城、江南梅花等景象,表达了对故乡的深切思念和对自身命运的无奈感慨,词中也透露出词人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和对美好未来的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