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闲小亭风日冷,竹千竿绿苔三径。出自哪首诗?

风云98个月前

诗词原文

山居

宋·释绍嵩

闲闲小亭风日冷,竹千竿绿苔三径。

白云深处掩柴扉,时有幽人自来去。

作者简介

释绍嵩,宋代僧人、诗人,生卒年不详,他活动于南宋时期,以诗文名世,尤其擅长描绘山林隐逸生活,其作品多反映了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对闲适生活的向往,释绍嵩的诗风清新自然,意境深远,深受后世文人墨客的喜爱。

译文

在悠闲的小亭中,风带着寒意吹拂,周围是成千上万根翠绿的竹子,小径上长满了青苔,白云缭绕的深处,柴门紧闭,偶尔有隐士自由自在地来来往往。

释义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山居生活的宁静与闲适,首句“闲闲小亭风日冷”点明了环境的清幽与寒冷,为全诗定下了一个静谧而略带寒意的基调,次句“竹千竿绿苔三径”则通过具体的景物描写,展现了诗人居所周围的自然环境:翠绿的竹子与长满青苔的小径,共同构成了一幅清新雅致的山水画,后两句“白云深处掩柴扉,时有幽人自来去”进一步强调了山居生活的隐逸与自在,白云深处的柴扉时隐时现,偶尔有隐士穿梭其间,营造出一种超脱尘世的意境。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描绘了一幅清新脱俗的山居图景,诗人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绘,表达了自己对闲适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美景的向往,诗中“闲闲小亭”、“竹千竿”、“绿苔三径”等意象,共同构成了一个静谧而富有诗意的空间,使读者仿佛置身于那片远离尘嚣的世外桃源之中,诗人通过“白云深处掩柴扉,时有幽人自来去”的描写,巧妙地传达了山居生活的隐逸与自在,以及诗人对这种生活的向往与追求。

创作背景

这首诗很可能是释绍嵩在山居期间所作,作为一位僧人诗人,释绍嵩对山林隐逸生活有着深厚的感情和独到的理解,他在山居期间,亲身感受到了大自然的宁静与美好,以及山居生活的闲适与自在,这些感受激发了他的创作灵感,使他写下了这首描绘山居生活的佳作,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对闲适生活的向往,同时也领略到了他高超的诗歌艺术。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