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山居
朝代:宋代
作者:释绍嵩
十年旧题漫翠藓,倚高寒夏云一片。
空山无人松子落,唯有幽禽自相劝。
作者简介:
释绍嵩,宋代僧人、诗人,生卒年不详,字亚愚,号希叟,住庆元府(治所在今浙江宁波鄞州区)鄞县宝陀山,有《江东摭古集》《四明应天风月集》,事见《攻媿集》卷九九《跋希叟绍嵩诗》。
译文:
十年前的旧题已经被翠绿的苔藓所覆盖,我倚在高处,望着那寒冷中独自飘荡的一片夏云,空寂的山中没有人声,只有松子落下时发出的声响,还有那幽居山中的鸟儿在相互劝慰。
释义:
首句“十年旧题漫翠藓”表达了时间的流逝和岁月的沧桑,旧题被苔藓覆盖,象征着往事已被遗忘或掩盖,次句“倚高寒夏云一片”则通过描绘夏云的高远和寒冷,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和寂寞,后两句“空山无人松子落,唯有幽禽自相劝”进一步渲染了山中的寂静和孤独,只有松子和幽禽相伴,更显得诗人的心境孤寂。
赏析:
这首诗以山居为背景,通过描绘自然景物和诗人的内心感受,表达了诗人对孤独和寂寞的深刻体验,首句以“十年旧题”引入,既点明了时间的长久,又暗示了往事的沧桑,次句以“倚高寒夏云一片”描绘出诗人孤独的身影和内心的寂寞,后两句则以“空山无人”和“幽禽自相劝”进一步渲染了山中的寂静和孤独,使诗人的心境更加凸显,整首诗语言简洁明快,意境深远,富有哲理性和感染力。
创作背景:
这首诗的创作背景可能与诗人的山居生活有关,作为一位僧人,释绍嵩长期生活在山中,对山中的自然景物和内心感受有着深刻的体验和感悟,这首诗可能是诗人在某个寂静的夏日,独自倚在高处,望着那寒冷中独自飘荡的夏云,心中涌起一股孤独和寂寞之情,于是写下了这首诗来表达自己的心境,这首诗也反映了诗人对自然和人生的深刻思考,以及对孤独和寂寞的深刻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