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咏史
唐·王翰
自小学成文武全,纷纷五代乱征烟。
几时归去青山外,月满松风径自闲。
作者简介
王翰,字子羽,唐代边塞诗人,生卒年不详,主要活动于唐玄宗时期,他性格豪爽,才情出众,尤其擅长绝句,以描写边塞风光和军旅生活著称,如《凉州词二首》等作品广为流传,尽管关于王翰的生平记载不多,但他的诗歌却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在唐代诗坛上占有一席之地。
译文
自幼我便文武双全,学成一身本领,却恰逢五代十国时期,战乱频繁,烽火连天,不知何时我才能归隐到那青山之外,享受月满松风下的悠然自得。
释义
首句“自小学成文武全”表达了诗人自幼便接受良好的文武教育,具备全面的才能,次句“纷纷五代乱征烟”则描绘了五代十国时期社会动荡、战争不断的景象,后两句“几时归去青山外,月满松风径自闲”则表达了诗人对归隐生活的向往,以及对和平宁静生活的渴望。
赏析
这首诗以“咏史”为题,但实际上更多地融入了诗人个人的感慨与追求,首联以自述的方式开篇,既展示了诗人的自信与才华,又为后文的感慨埋下了伏笔,颔联则直接点明了时代背景,将个人命运与国家兴衰紧密相连,体现了诗人深沉的历史感,颈联与尾联则通过描绘归隐生活的美好,表达了诗人对现实的不满和对理想生活的追求,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既有对历史的深刻反思,又有对个人命运的深切关怀。
创作背景
这首诗的创作背景可能与王翰所处的时代密切相关,唐代中期以后,社会动荡不安,战乱频繁,诗人身处这样的环境中,不禁对历史和现实产生了深刻的思考,他通过这首诗,既表达了对个人命运的无奈与感慨,又寄托了对和平生活的向往与追求,诗人也通过描绘归隐生活的美好,表达了对现实社会的不满和批判,在这样的背景下,这首诗不仅具有深刻的历史意义,也反映了诗人个人的思想情感和价值取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