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词出自元代戏曲家关汉卿的《窦娥冤》中的【滚绣球】一曲,不过需要注意的是,“多少惺惺遭坑陷,咱图甚染绿挪蓝?”这句并非全诗或全曲的完整表述,而是其中的一部分,为了更全面地解析,我将提供【滚绣球】一曲的完整内容及相关分析。
诗词原文:
【滚绣球】有日月朝暮悬,有鬼神掌着生死权,天地也只合把清浊分辨,可怎生糊突了盗跖、颜渊?为善的受贫穷更命短,造恶的享富贵又寿延,天地也,做得个怕硬欺软,却原来也这般顺水推船!地也,你不分好歹何为地?天也,你错勘贤愚枉做天!哎,只落得两泪涟涟。
【耍孩儿】不是我窦娥罚下这等无头愿,委实的冤情不浅;若没些儿灵圣与世人传,也不见得湛湛青天,我不要半星热血红尘洒,都只在八尺旗枪素练悬,等他四下里皆瞧见,似这般可怜见,委实的赃证见,有甚么难辨处。
【二煞】你道是暑气暄,不是那下雪天,岂不闻飞霜六月因邹衍?若果有一腔怨气喷如火,定要感得六出冰花滚似绵,免着我尸骸现;要什么素车白马,断送出古陌荒阡?
【一煞】你道是天公不可期,人心不可怜,不知皇天也肯从人愿,做甚么三年不见甘霖降,也只为东海曾经孝妇冤,如今轮到你山阳县,这都是官吏每无心正法,使百姓有口难言。
(刽子云)你还有甚的说话,此时不对,更待何时?(正旦再拜科,云)窦娥冤枉,委实难甘。
【煞尾】浮云为我阴,悲风为我旋,三桩儿誓愿明提遍。(做哭科,下)
(刽子做赶科,云)这婆子无礼,待我赶上去,我赶,我赶!(下)
(选段,含“多少惺惺遭坑陷,咱图甚染绿挪蓝?”意近句,实际为“为善的受贫穷更命短,造恶的享富贵又寿延”等句表达类似情感)
作者及朝代:
关汉卿,元代戏曲家,约生于金末,卒于元成宗大德初年(约1300年前后),他是“元曲四大家”之一,也是中国戏曲史上最伟大的剧作家之一,其作品数量多、影响大,有“曲圣”之称。
作者简介:
关汉卿一生创作了大量的杂剧作品,现存的有《窦娥冤》《救风尘》《望江亭》《鲁斋郎》《单刀会》等十余种,他的作品题材广泛,内容深刻,艺术精湛,语言生动,对后世戏曲艺术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译文:
(选段译文,重点翻译含“多少惺惺遭坑陷”意近句的部分)
有多少聪明正直的人被冤枉陷害,我们追求什么绿色的生活、蓝色的梦想又有何用呢?善良的人反而贫穷短命,邪恶的人却享受富贵长寿。
释义:
这句诗表达了作者对世道不公、好人受难的愤慨和无奈,它揭示了社会现实中存在的善恶颠倒、是非混淆的现象,以及作者对这种现象的深刻批判。
赏析:
关汉卿在这段唱词中,通过对比善良与邪恶、贫穷与富贵、短命与长寿等对立面,强烈地表达了对社会不公的愤慨,他运用夸张、反问等修辞手法,增强了语言的感染力和说服力,他还通过描绘窦娥的悲惨遭遇,展现了封建社会的黑暗和腐败,以及普通百姓在其中的无奈和挣扎。
创作背景:
《窦娥冤》是关汉卿的代表作之一,讲述了窦娥被冤枉杀害的故事,这部作品反映了元代社会的黑暗和腐败,以及普通百姓在封建制度下的悲惨命运,关汉卿通过窦娥的遭遇,表达了对封建社会的深刻批判和对人性的深切关怀,他也通过这部作品呼吁社会公正和人性觉醒。
需要注意的是,虽然“多少惺惺遭坑陷,咱图甚染绿挪蓝?”这句并非原文中的完整表述,但其所表达的情感和主题与原文中的其他句子是一致的,都反映了作者对世道不公和好人受难的愤慨和无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