横空几行塞鸿高,茂林千点昏鸦噪。全诗是什么?

春秋108个月前

这首诗词出自宋代诗人蔡伸的《卜算子·旅雁向南飞》,以下是诗词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

诗词原文

卜算子·旅雁向南飞

宋 蔡伸

旅雁向南飞,风雨群相失。

长亭酒一瓢,奈向东风泣。

横空几行塞鸿高,茂林千点昏鸦噪。

投宿鸳鸯沙岸并,惊起双双飞入草。

作者简介

蔡伸,字伸道,号友古居士,莆田(今属福建)人,北宋宣和年间进士,南宋初年,以避乱入居九江,曾任江东安抚司参议官、福建路转运判官等职,蔡伸词风清婉,多写离别相思之情,著有《友古词》一卷。

译文

旅雁正向南飞去,风雨中它们彼此失散,在长亭中我独自饮酒,却只能对着东风哭泣,天空中几行塞鸿高高飞过,茂密的树林中传来千百只昏鸦的喧闹声,本想投宿在鸳鸯栖息的沙岸上,却惊起了双双飞入草丛中的鸳鸯。

释义

这首词通过描绘旅雁南飞、风雨失散、长亭独饮、塞鸿高飞、昏鸦喧闹等景象,表达了词人对离别与孤独的深切感受,通过鸳鸯的惊飞,也暗示了词人对美好情感的向往与失落。

赏析

这首词以旅雁为引子,通过自然景象的描绘,巧妙地传达了词人的情感,上片写旅雁南飞、风雨失散,暗喻词人的孤独与漂泊;下片则通过塞鸿高飞、昏鸦喧闹等景象,进一步烘托出词人的愁绪与无奈,最后以鸳鸯的惊飞作结,既表达了词人对美好情感的向往,又暗示了这种向往的难以实现,整首词意境深远,情感真挚,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

创作背景

这首词可能创作于蔡伸漂泊异乡、仕途不顺的时期,面对离别与孤独,词人通过描绘自然景象来抒发自己的情感,词中的鸳鸯等意象也可能暗含了词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在南宋初年动荡不安的社会背景下,这首词不仅反映了词人个人的情感经历,也具有一定的时代特色。

希望以上解析能够帮助您更好地理解这首古诗。

文章下方广告位